〔记者吴亮仪/台北报导〕卫福部最新统计,去年婴儿死亡率四.二(每千活产)、孕产妇死亡率为十二.二(每十万活产),双双都是十年新高,孕产妇死亡率更是二○○一年至今最高,医界分析,这应和高龄孕产妇增多有关。

孕产妇死亡 31到45岁占82%

卫福部今年统整“生产事故救济报告”就指出,孕产妇死亡案件中,三十一岁到四十五岁占八十二%,原因为羊水栓塞占逾六成最多,再来是产后大出血、血管栓塞。

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与先进国家相较算高,二○一五年为例,台湾孕产妇死亡率十一.七,韩国十一、新加坡十、英国九、日本五;台湾只略赢美国的十四。

台湾妇产科医学会理事长黄闵照指出,高龄产妇伴随的心血管疾病、产科并发症相对高,且少子化而生育率下降,母数减少下只要两名孕产妇死亡,死亡率就升一,数字攀升不意外。而医界对一些孕产妇并发症还有努力空间,以血管栓塞为例,生产术后及早活动、避免卧床过久导致并发症等,可减死亡意外。

康宁医院副院长、妇产科医师尹长生也点出,婴儿死因以卫福部统计分析,前四名是胎盘并发症、脐带并发症、不明原因死胎和胎儿窘迫,多和早产有关,而以医学来看,三十五岁就算高龄产妇,早产几率比年轻者高很多;近年越多人年纪大才想生、无法自然受孕而做试管婴儿,易形成多胞胎,也致早产几率增、婴儿易死亡,建议**生产年龄二十到三十岁。

卫福部医事司司长石崇良说,卫福部已和妇产科医学会合作“周产期照护网”,让高风险妊娠孕妇尽早到周产期中心生产,有医疗团队协助减少死亡风险。明年起,将开放设备,让开业医师可带病患到中心生产,期更降母、儿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