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Builder模式(建造者模式-组装复杂的实例)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又叫生成器模式,是一种对象构建模式。它可以将复杂对象的建造过程抽象出来(抽象类别),使这个抽象过程的不同实现方法可以构造出不同表现(属性)的对象。

建造者模式 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它允许用户只通过指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用户不需要知道内部的具体构建细节。

Build类是一个抽象类定义了决定文档结构的方法具体的实现是交给子类TextBuilder类(使用纯文本编写文档).Director类使用Builder类中的方法编写一个具体的文档.

buffer.append("=======================\n");

负责定义用于生成实例的接口(API)这个角色中准备了用于生成实例的方法.在示例程序中Builder类扮演这个角色.

负责实现Builder角色的接口的类.这里定义了在生成实例被调用的方法这个角色中还定义了获取最终生成结果的方法.TextBuilder类扮演这个角色.

这个角色负责使用Builder角色的接口来生成实例.它并不依赖ConcreteBuilder角色.它只调用在Builder角色中被定义的方法在示例程序中由Director类扮演这个角色.

每一个具体建造者都相对独立,而与其他的具体建造者无关,因此可以很方便地替换具体建造者或增加新的具体建造者, 用户使用不同的具体建造者即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对象

增加新的具体建造者无须修改原有类库的代码,指挥者类针对抽象建造者类编程,系统扩展方便,符合 “开闭原则”

建造者模式所创建的产品一般具有较多的共同点,其组成部分相似,如果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则不适合使用建造者模式,因此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果产品的内部变化复杂,可能会导致需要定义很多具体建造者类来实现这种变化,导致系统变得很庞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考虑是否选择建造者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VS建造者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实现对产品家族的创建,一个产品家族是这样的一系列产品:具有不同分类维度的产品组合,采用抽象工厂模式不需要关心构建过程,只关心什么产品由什么工厂生产即可。而建造者模式则是要求按照指定的蓝图建造产品,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组装零配件而产生一个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