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嘉诚认为台湾历史是个宝库,有很多素材都能应用于漫画创作中。
简嘉诚许多作品都带有浓厚的时代感,近期除了出版以台语片时代为背景的《女伶回忆录》外,另一部同步推出的作品《青空下的追风少年》,把故事设定在二战时期。这样的创作风格,他认为是潜移默化而形成。
简嘉诚在2013年获得金漫奖的作品《时空铁道之旅》,是与当时仍隶属于中研院的《CCC创作集》合作。“当时要让读者更容易接触历史,会把一些文史素材转译成漫画,我也是那时才开始尝试一些需要研读、消化资料后,再重新诠释的创作。”
“其实我早期创作除了二战题材外,也有一些人物或奇幻类型,并不会特别以历史向为主;但后来也习惯会从资料找一些有趣的点,才有越来越多台湾历史相关作品。”
《青空下的追风少年》是简嘉诚与国发会档案管理局合作,故事立基于台铁档案,结合铁道与田径,讲述二战后期的台湾,两位少年如何相知相惜、一同追梦。(盖亚文化提供)
简嘉诚回忆,早年台漫缺乏资源挹注,如今提供曝光的平台变多,让更多人看到台湾漫画家的能力,逐渐也有更多机构单位来邀约合作,变成一种循环。“工作与生活会影响创作,当有越来越多需要融入文史的合作作品,反过来也会影响本来的创作风格,思考台湾历史这个宝库还有哪些宝可以挖掘出来。例如去年推出的《雪下的真相》,就是以60、70年代法医的工作状况做为创作素材。”
简嘉诚观察,随着台漫资源变多,题材的挥洒空间也较过往更大,除了历史向题材,未来他也会思考创作不同风格的作品。但他也提醒,原创题材会更需要与市场接轨,“如果是少年漫画,读者会更优先选择日漫;要如何成功行销、吸引读者,需要花更多心思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