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付涤非(艺术家2017年6月505期)
由李龙雨与汉斯.乌尔里希.欧布利斯特策画的“上海种子”中的第二个展览“时间的种子”,于4月下旬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幕。展览题目取自卡里.福勒的同名纪录片“时间的种子”,试图透过融合艺术、文学、科技、社会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医学等,更多元地理解当下紧迫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探索解决之道。
展览呈现了不同领域五位研究者与团队的创作,分别是人类学家、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艺术家、作家和电影制作人索菲亚.阿尔―玛利亚,视觉艺术家邱黯雄,表演艺术家奥托邦戈.恩坎加和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张海蒙。他们从跨学科的视角带来了全新的专案。其中布鲁诺.拉图尔的团队带来的“重置现代性!上海站”,包含一个放置丰厚文献的展览空间,以及连续四天的讲座、工作坊,它探讨的是在生态与人文环境均已发生巨变的今天,应如何审视“现代性”的问题。
此外,展览还包含有四十多组作品,从不同领域进一步回应展览探讨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林璎的空间影像装置〈什么正在消逝?空房间〉立基于科学研究的影像,来唤起公众对物种灭绝的关注;小野洋子的声音装置〈我们都是水〉和互动作品〈许愿树〉,以不同的艺术手法给人慰藉和面对未来的希望。展品分布在美术馆的两层空间内,涵盖绘画、装置、影像、互动专案、表演等多种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