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亦是让大家多些陪伴家人和伴侣的好时机。很多心理和精神健康上的建议,都指出陪伴是处理心理疾患其中一帖良药,但如何才算得上是心灵上的良好陪伴,却大有学问。

我们以为要做好心灵陪伴这角色,要很懂得如何说话和回应,很懂得如何提供合适意见。但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出发,最重要的并不是说什么或提供什么意见,而是由人本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所提出的3个指导原则。

1、表里如一的真诚。令我们能够以真实、不虚假的方式去陪伴家人或朋友。从而慢慢令对方愿意打开心扉,视我们为值得信赖的谈心对象。

2、无条件的接纳。能令对方不必害怕展露出他们的弱点或犯错。陪伴者不会作批判性的判断,或对其想法、情感或行为作出道德上的是非判断。

3、富有同理心的理解。作为陪伴者,不需要作出等同心理治疗师级数的情感回应,只需要接纳对方的主观感受,不加我们自己的主观判断,并努力从对方角度尝试看待该便已足够。

依从上述3个原则,我们会懂得提供有质素的陪伴。因为对于一个正受到情绪困扰的人来说,有人陪伴和被明白的感觉,往往比起一些直接的建议来得实在。因为很多时候,情绪和感受的本质并不是需要解决方案,而是需要心灵上的空间去慢慢处理和消化。这个过程需要透过获得身边的人明白和理解去促进转化。

因此当各位需要陪伴身边受情绪困扰的人时,请记起这3个陪伴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