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ㄓㄨˇ ㄍㄨㄢ ㄓㄨˇ ㄧˋ
汉语拼音: zhǔ guān zhǔ yì
一种不以客观现象出发,而依自我印象判断事物的思想作风。 一种不以客观现象出发,而依自我印象判断事物的思想作风。
主观主义又称主观论,主要的是否定客观知识的可能性,只承认本身的意念,如英哲柏克莱(George Berkeley 1685~1753)即说:“存在即被知觉”认为一般以为客观的存在事物和性质,不过是个人主观的知觉观念,此外没有客观事物之存在,此种主观主义或称主观观念论。
在价值论方面,主观主义指道德或审美的价值,是个人心灵之主观情感投射与反应。
伦理的主观主义认为道德判断,乃基于人们主观的情感与信念,英哲休姆(David Hume 1711~1776)即持这种看法。
伦理的主观主义,大略可分为四种类型:(1)道德判断依判断者本人的感情而定;(2)道德判断依判断者的想法或信念而定;(3)道德判断基于某个团体、社会的情感与意见而定;(4)道德判断是绝大多数人所持有的情感与意见。 主观主义又称主观论,主要的是否定客观知识的可能性,只承认本身的意念,如英哲柏克莱(George Berkeley 1685~1753)即说:“存在即被知觉”认为一般以为客观的存在事物和性质,不过是个人主观的知觉观念,此外没有客观事物之存在,此种主观主义或称主观观念论。
伦理的主观主义,大略可分为四种类型:(1)道德判断依判断者本人的感情而定;(2)道德判断依判断者的想法或信念而定;(3)道德判断基于某个团体、社会的情感与意见而定;(4)道德判断是绝大多数人所持有的情感与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