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大幅增加了运输成本和生猪调拨运输过程中死亡的风险。
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业农村部陆续出台了多项生猪调运政策,强调减少活猪长距离跨省(区、市)调拨运输,以省内屠宰消化为主。规定疫区所在县生猪不得调出本县,疫区所在省生猪不得调出本省。
在调运政策的改变下,运输成本进一步提高。
为了减少生猪长距离调拨运输,取消了高速公路的“绿色通道”,生猪调拨运输成本增加。还需要对运送车辆进行清洗消毒,以减少猪瘟传播的几率。根据车辆大小的不同,洗消一次的费用在500-800元/辆不等;再加上车辆改装政策,根据不同类型车辆,改装费用在11000-21000元/辆不等,还要算上改装后车辆的折旧成本,按照使用年限换算,每公里折旧成本在0.25-0.5元,进一步增加调拨运输的成本。让生猪的调拨运输效率有明显的下降。
一般来说,一次清洗消毒加烘干,需要5个小时左右,但是在北方的冬季,这个时间会延长到8个小时左右;另外,为了避免和外界的直接接触,很多养殖场用专车从栏内运出至养猪场1-3公里的地方,再转运到调拨运输车辆上面,用这种“二次导出”的办法来运输。这样算下来,每一车生猪(100-120头)的运输时间就要增加8-10个小时,又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效率。
生猪调拨运输具有季节性规律,每年的秋冬季为消费旺季,运输量会较为集中;夏季为消费淡季,加上上面的运输风险,运输量会减少很多。
其中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四川和广东八省为生猪输入省,人口集中,需求大;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安徽、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广西和云贵十四省为生猪输出省,养殖量充足,为供给大省。
运输成本方面,最大的一块就是燃油费。对于自己有车的中间商,除掉燃油费,还有人工工资和车辆折旧;对于自己没有车的中间商需要租车的,在燃油费的基础上还要有一笔租车费。
在生猪的运输过程中,还要考虑生猪死亡和损耗的因素,1000公里以内,正常掉膘不超过7斤/头。贸易过程中出现生猪死亡,由贸易商自行处理,屠宰场可以拒收。所以为了避免长距离运输过程带来的过多损耗和生猪死亡率,大多数运输范围都会控制在1000公里以内,除非是有两地猪价相差特别大的时候,中间商才会为了这个高额利润进行长距离运输。
所以关注猪肉价格的变化可以优先关注运输量和运输成本的情况。
本文内容来源于大连商品交易所,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原作者要求本公司停止使用该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