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学前阶段无论在何处皆表现出持续的活力与动感。肢体活动是幼儿自然和天生的身体性需要和任务,具有生存、学习、沟通和游戏之目的。从幼儿教育来看,幼儿透过肢体活动去学习,利用身体动作去探索发现、经验和接触周边的环境和世界。但是香港近年幼儿体育课程之研究显示,幼体课程缺乏教育性、经验性、创意性和欢趣性的元素,因此,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到重大的阻碍。本文旨在介绍一个创新幼儿体育课程模式,揉结了创意、运动技能和运动教育概念的基础元素,运用跨科综合法来表达。本研究包括5所香港幼稚园/幼儿园。教师首先接受了4次共12小时综合培训,然后教师采用此模式的原则在园内为儿童设计的幼体课堂,而且学会如何正确运用身体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创造动感的肢体技能和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和学习。此外,校长和教师十分赞同此模式的理念和推行原则,并且认为此种课程确能提升儿童的肢体智能、身心健康和创意表达。
黄树诚 (2003年11月):创新幼儿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旅程,论文发表于““教与学的改革和创新”学术研讨会”,澳门大学,澳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