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关系,是研究太平清醮不可忽略的部分。这个演讲是透过香港新界三画连宵的太平清醮,
来探讨这个问题。
9月28日﹙周二﹚晚上7时半至9时半假九龙童军总会柯士甸道香港童军中心9楼901室举行。讲座为本会成立13周年志庆活动之一,诚邀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吕永升先生主讲。吕先生对华南地区的社会节日与民间宗教素有研究,太平清醮不仅是一种中国民间习俗的庆典,其中亦蕴含着丰富的道教传统内涵。往年港府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长洲太平清醮”占其中一项。所知在新界将快有数个太平清醮活动,透过讲座希望大家对这民间习俗有所认识和关注。
碗窑今天已是香港颇为知名景点,但大众的注意力也许只被她曾有的古窑场而吸引。其实,碗窑的魅力远不止此,作为一个具有历史的客家村落,碗窑马氏的故事至少可追溯到康熙十三年(1674),距今约三百多年之前。在此期间,碗窑人的生活由以农兼陶过渡至以陶兼农,然后又弃陶务农,最后农陶皆弃,信仰由樊仙为主,到兼奉福德、关帝、观音,乃至基督天主。碗窑子弟,由传统的私塾教育,发展至自办村校,到战后变成政府资助的、号称“全港最大的乡校”,至上世纪九十年代黯然结束。其中种种起落转变,似水流年,无不渗透着客家民系的特有风土人情。
10月7日﹙周四﹚晚上7时半至9时半假香港卅五摄影研究会新会址–新界葵涌大连排道35-41号金基工业大厦18字楼A室举行(近葵兴港铁站A出口,沿对面天桥直行,先后横过葵涌道、葵昌路,到达大连排道后左转,直行至金基工业大厦,步行约六分钟)。讲座为本会成立13周年志庆活动之一,诚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危丁明博士主讲。危博士为文化出版人,于2008年曾作为研究员参与古物古迹办事处〈行业神、庙宇与社区历史──大埔碗窑村研究〉项目(由游子安教授主持)。
10月14日﹙周四﹚晚上7时半至9时半假香港卅五摄影研究会新会址–新界葵涌大连排道35-41号金基工业大厦18字楼A室举行(近葵兴港铁站A出口,沿对面天桥直行,先后横过葵涌道、葵昌路,到达大连排道后左转,直行至金基工业大厦,步行约六分钟。)。
透过讲座,本会希望抛砖引玉,将与大家分享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及拍摄时的经验及应注意的地方。
以上讲座为公开活动,欢迎参加,请早电话报名,现场每位须收费20元以扣除租场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