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
1902.2 -1984.1,浙江安吉人
1902.2 -1984.1,浙江安吉人。19岁随舅父吴昌硕学画。1923年后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昌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中华艺术大学、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诸佛菩萨为度众生而应化世间,诸佛与众生之间的因缘
诸佛菩萨为度众生而应化世间,诸佛与众生之间的因缘,祂用什么样的“妙法”?教化什么样的“众生”?在这“教”与“学”的当中,彼此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那诸佛菩萨的任务也就圆满了! 诸佛菩萨与众生最大的差别,在于诸佛菩萨只要生起一个善念,祂在生生世世当中,都会如实去执行;众生之所以轮转,就是因为常常生起了一个善念,马上就被世间所有一切六尘而影响,致使这个善念马上就消失了! ‘法’的本身有深有浅,纵使是不同层级的诸佛菩萨,祂的基本宗旨都不离开‘法’!但祂所说‘法’的层级,关乎于祂自证的境界及祂要教导众生的程度如何而有所差别!
仆自幼学道,弱冠弃家,遍历江湖,求参道德
仆自幼学道,弱冠弃家,遍历江湖,求参道德。诵祖师张**以来,诸先生丹经、词曲、传记,熟研精思,寻文求义。又遍参道契高士,穷历大道之要,后游诸名山大川,洞府福地,祷求石壁碑记,晚遇海琼先生授以大道之要,又遇安然居士于朱陵洞天,作诸章以相贻,始得海琼之妙旨也
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
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
承上章为下不倍而言,亦人道也
承上章为下不倍而言,亦人道也。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上焉者,谓时王以前,如夏、商之礼虽善,而皆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