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 “衣食住行衣为首”,棉花是我省重要经济作物。8月18日举行的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23年年会上透露,近十年,湖南棉花年均种植面积136.7万亩,年均总产11万吨,稳居全国第五。

棉花是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我国棉花种植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新疆棉区。自2010年起,中国棉花种植逐渐向新疆集中,主产区从“三足鼎立”演变为新疆“一枝独秀”。2017年,国家划定长江、黄河流域棉花生产保护区1100万亩,适度恢复内地棉花生产。

“湖南植棉历史悠久,早在700多年前的南宋,湖南就开始种植棉花,到明代中叶棉花已成为湖南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益平表示,长期以来,湖南棉花产业形成了生产区域布局集中、科技创新成果突出、纺织加工特色明显等特点。

湖南培育的洞庭一号、岱红岱、湘棉10号品种先后引领长江流域棉区三次品种改良,研发推广的“湘杂棉”系列品种及配套技术开创了长江流域棉花杂交种应用的先河,成为全国棉花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的一面旗帜。

据悉,近三年,在国家棉花产业政策带动下,我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方案、举措,不断推进棉花产业恢复性发展。2022年,我省实现棉花面积、产量、单产基本稳定并略有提升,成为长江、黄河流域棉区落实“两稳两提”目标的典范。

会上,棉花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研究员讲话并作学术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马淑萍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作学术交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