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为啥是战略物资?脱离工业化的农业,都是不持久的...
斯文贝克特撰写了《棉花帝国》,大体上从工业的角度描写了棉花这个作物。

任何脱离工业的农产品,想要获得持久的动力,是很难的。
小麦玉米,实际上是和工业息息相关的,产业链及其完整。
棉花产业也是一样的,从数据上来说,棉花产业链上,支撑了我们国家的将近1亿左右的就业人口。
这个数据是非常庞大的。
当年新疆德隆公司,在2000年的时候,都是将近有1000亿的市场规模。注意,那个年代还没有马云马化腾什么事情。当年的1000亿,现在可以翻10倍都不止了。那个时候,他们将新疆的番茄产业运作起来的时候,也是靠工业化思路:先收购国外的销售渠道,定下工业化思路,反过来把屯河水泥厂变更为屯河番茄。用这种思路,让更多的农民受益。虽然德隆已经远去,但是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
棉花后来成为战略物资,不仅仅是工业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军事需求:硝化棉。
这个作物从诞生军事化需求开始,已经让1.5亿人失去了生命。

我们从棉花,玉米,小麦,番茄等角度来说,我对直接售卖的很多农作物表示很难。
因为没有工业需求,就没有持续的动力和变现能力,长期以来就会受到:
投资长,风险大,变现能力弱等等方式的问题。
在这种条件下,很难做出一个让大多数农民理想的流水线的作业。
经常大家还是会看到各地农产品滞销的信息。

工业化的流程需要打通。但是,现在这种打通形成产业链的问题,还是很难解决。
倒是希望,还有德隆这样的企业出现的,从结果上,我们对于德隆的失败表示理解。
但是,从思路上,德隆的思维还是我们现在难以望其项背的。
将农业产品工业化,达到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