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里的父亲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的呀,却找不到父亲了。突然,我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我赶到大叔家一问,果然说父亲去前山捡棉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种上十亩棉花不可,还说,自己还能动,不想增加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钻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看走近的我,笑了,打着招呼。深深的皱纹在黝黑的脸上舒展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中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躬着前行。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有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柔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父亲啊,父亲!
⑥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⑦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⑧静静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美得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暖和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心里霍然盛开。
【小题1】阅读短文,将①—⑦段的故事情节在横线上补充完整。回到家,父亲不在→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3】第③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小题4】请谈谈你对题目《棉花里的父亲》的理解。
①“我原本想着替人照顾孩子,挣点钱补贴家用,没想到……”提起发生在16年前的往事
②1955年出生的刘芳是湖北麻城人,年轻时跟着丈夫来到黄石,生育了3个女儿。1988年,小女儿仅1岁多时,她的丈夫因故去世。家中失去了顶梁柱,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窘境。刘芳开始靠打零工赚钱养家糊口,做过油漆工、当过保洁员、摆过水果摊……
③2007年7月的一天,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刘芳做起兼职保姆。一天,一名男子抱着两岁多的儿子小杰来到刘芳家中,请刘芳帮忙照顾,每月工资800元。不料,小杰的父亲在支付两个月的工资后,便失联了。
④尽管生活拮据,善良的刘芳并没有将怨气迁怒在小杰身上,仍然一如既往地悉心照料着小杰。小杰3岁时,刘芳将他送进幼儿园,重新摆起了水果摊。
⑤“你都是50多岁的人了,何苦为难自己呢?”“哪天小杰的父母找上门来,你什么都落不到。”看着刘芳每天都这么辛苦,亲戚、朋友、邻居纷纷劝说她放弃抚养这个孩子。但是,当放学回来的小杰亲热地喊着“奶奶”时,刘芳的心融化了。“就算是养只猫养只狗,时间长了也会有感情,何况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刘芳说。她知道自己肩头的担子很重,唯有一步一步咬牙走下去。
⑥在最艰难的时候,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让刘芳的步子迈得更加坚定。当地教育局了解到刘芳的困难后,将小杰调整到了离家很近的小学上学;当地社区为小杰中办了低保,逢年过节都上门慰问……
⑦在对小杰的教育方面,刘芳从不含糊。自从小杰上学后,她每天要求孩子早晨6点起床,在家里学习半个小时后再去学校。这样的坚持,一直到小杰上高中住校后才结束。
⑧刘芳平时生活节俭,但对于小杰,她十分舍得花钱,想方设法地改善他的伙食。“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饮食不能太清淡了”,而平时她一人在家时,很少吃荤菜。
⑨16年来,刘芳的三个女儿深深地理解着母亲的善良和选择。她们把小杰当成亲人,辅导他做作业,给他做好吃的,为他付生活费,带他出去旅游……
⑩从无奈接手到视如己出,刘芳对小杰付出了全部。“我要是把孩子带废了,社会上的人会说我,他的家人也会怨我”,刘芳这句朴素的话语,透露出一份沉甸甸的善良和责任。
【小题1】在横线上给文章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小题2】以下阅读方法,哪些是正确的 (多选题)。
A.读到第①自然段时,不懂“唏嘘不已”一词,可以停下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得知它的意思。 |
B.读第⑦自然段,第一眼看到“在对小杰的教育方面,刘芳从不含糊”时,可知本段大致意思。 |
C.要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尽量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准确。 |
D.读到第①自然段时,可以带着问题读课文,如: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替人照顾孩子?这样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快,阅读的速度也快了。 |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刘芳对小杰的教育很重视。 |
B.刘芳的三个女儿很理解妈妈的选择。 |
C.亲戚、朋友、邻居纷纷劝说刘芳收养小杰。 |
D.刘芳和小杰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很多帮助。 |
启迪生命的梅
大雪初霁,天地茫茫。
如月光普照大地,如白云铺洒人间。
踏着雪,我缓缓而来。我已闻到那幽幽的香。是你吗,雾中的仙子,雪中的皇后?是你吗,潜雪傲霜的梅?
是的,一定是你。虽然如雪般洁白的你,可以骗过我的眼睛,然而胜过雪的那段香,我又怎会感觉不到?淡雅清新的幽香飘然而来,使我恍若越脱尘世,如入圣地。正如林妹妹说的“沁梅香可嚼”,我忍不住细细品味着。
近了,近了,是的,我已看见你。疏缀枝头,粉妆玉琢。褐色梅枝清峻古健,颀(qí)长的枝条上弥漫着连绵的“白云”。或含蓄,或冷傲,或温静,或清高;袅娜亭亭,纷吐幽香;含情脉脉,欲诉还羞,但无妖冶之姿、轻佻之态。
在众芳摇落之时,唯有你独绚丽,占尽这满山风情。在百花之中,你和水仙一样飘逸,和玫瑰一样圣洁,无芙蓉之娇嫩,无牡丹之庸俗。哦,你是天宫之花,唯有在瑶池方得一见,却又为何偷下仙宫,来到人间?是为了与这集日月精华于一身的白雪为伴吗?
雪后的你,不畏严寒,愈发怒放,绽出片片白玉,犹如在向严冬挑战。微风轻拂过,吹落片片花瓣。你,严寒中的梅,纵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将自己的报春之歌高唱。来时那样无瑕,去时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染一丝尘俗。
每次雪后,我总会来看一看你——寒梅。因为,你一直给我以生命的启迪:生命之花与其娇艳而受玷污,不如清白而自爱;与其哗众取宠,不如实事求是以保持自己的尊严。
我等待着下一次飘雪,我将再一次欣赏你雪后的风采,接受你无言的启迪。
【小题1】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梅花的一项是(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B.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D.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A.不惧严寒,坚忍不拔 | B.虚怀若谷,刚正不阿 |
C.清白自爱,实事求是 | D.清新脱俗,品质高洁 |
(1)“大雪初霁”的“霁”在文中指雪停了,天空放晴的意思。
(2)短文用第二人称来写,亲切自然,便于抒发对梅花的赞颂、喜爱之情。
(3)短文第四自然段侧重描写了梅花的姿态。
(4)画横线的句子把梅花与水仙、玫瑰、芙蓉、牡丹进行对比,衬托出梅花的飘逸脱俗、圣洁坚韧。
【小题4】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懂得了阅读时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1)文中的梅花给作者带来哪些“生命的启迪”?请用文中原句来回答。
(2)你又联想到哪些有象征意义的植物?说说它们引发了你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