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5岁,我去新疆摘棉花,两月挣了18000,再也不想回老家了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侵则必删!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老李,你是不是疯了?65岁了还要去新疆摘棉花?!” 妻子站在厨房门口,手上还握着菜刀,眼神里充满了不可置信。

“我疯没疯你清楚,咱们家就这点收入,你看哪个够用?”我放下手里的杯子,干脆利落地回了一句。房间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我知道妻子心里也明白,可她嘴上依旧不饶人,“老李,你说说,你这把年纪了,能挣多少?咱们儿子不是说了要接我们过去嘛,凑合过过日子也行了,你这是何苦呢?”

她声音虽然带着埋怨,但我能听出其中的关心。我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一片凋敝的村子,摇了摇头。“你别想着什么接咱们过去,儿子自己也有压力,房贷、车贷、孩子教育,哪样不压他一头?咱们这把老骨头过去只能添乱,我不想让他为我们再多操心。”

我转身看着她,语气缓和了些,“你别总想着我老了。咱们这一辈子,什么时候不是靠自己?再说了,我听村里老刘说新疆摘棉花好,轻松,一个月能挣八九千呢。咱家每个月的日常开销都难撑,这趟出去两个月,能拿回来个一万八千的,还债、攒点养老钱,也轻松些。”

妻子沉默了。她知道我说的有道理,尽管她心里不愿意让我再吃这苦,但也无法反驳。我正准备再劝几句,突然门口传来一声响亮的敲门声。门外是邻居张叔,他是我从小玩到大的哥们,已经去了新疆摘棉花好几年,每次回来都带点新疆特产回来,听他说那边好挣钱。

“老李,听说你也准备去新疆了?我这不正好回来,就过来跟你说说,给你打打预防针。” 张叔一边进屋,一边拉过一张椅子坐下,接着跟我和妻子聊起新疆摘棉花的情况。

“你们可别以为摘棉花是轻松活儿,虽然工资高,但也是辛苦钱。早上五点就得起床,天刚亮就开始干活,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新疆那边的太阳,毒得很,晒得人皮肤直起泡。” 张叔咧嘴笑了笑,露出一口黄牙,“不过啊,跟老李一样的年纪的人不少,大家互相搭把手,苦是苦了点,可挣的钱也真是实打实的。”

妻子一听这些话,皱起了眉头。“这么辛苦,还能受得了?” 她担忧地看向我,我回以一个轻松的笑容,心想,人活一辈子,不就图个值吗?再难,也得拼一拼。

张叔继续说道,“不过新疆那边人挺热情的,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同胞,他们朴实、好客,只要你诚实肯干,他们可帮了不少忙。你要是真决定去,我这回正好结交了些朋友,带你过去,路上也不至于孤单。”

我心里更坚定了去的决心,张叔都去了几趟了,挣的钱回来修了新房子,我也想为家里再多出点力,不能让家人总在经济压力下生活。

妻子见我主意已定,也没再劝,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走进厨房继续忙活她的菜。

几天后,我收拾好了简单的行李,拎着小包,准备启程。站在门口,妻子还是一副不放心的模样,嘱咐道:“去了那边,别太逞强,身体重要。钱没了还能挣,人要是垮了,家就散了。”

我点点头,答应着她,但心里知道自己没那么脆弱。和张叔还有几个村里一起去的老哥们,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聊着过去的生活,也聊着即将面对的挑战。

火车驶过茫茫的黄土高原,渐渐进入了广袤无垠的新疆大地。车窗外的景色越来越陌生,我从未离家这么远过,心里竟有些激动。张叔看出我的情绪,拍拍我肩膀,“老李,别担心,到了那边一切都好说。咱们一起干,吃苦不怕,只要能挣到钱就值了。”

我点了点头。新疆,陌生又充满希望的土地,我来了。

火车到站后,大家下车,拖着行李,开始寻找雇主接待的车。新疆的空气清新,带着一丝干燥的凉意,放眼望去,天际线与远处的雪山相连,景色与我想象的完全不同。这里并不像我在电视上看到的荒凉戈壁,反倒是绿意盎然,路边的杨树笔直挺立,像是守护着这片辽阔的土地。

很快,我们找到了接我们的人。来接我们的是个汉子,皮肤黝黑,面带笑容,自我介绍说叫阿迪力,是当地棉花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他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我们这些第一次来的人感到亲切。

“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这边,我是阿迪力,以后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我。”他说着,热情地帮我们把行李放进车后备箱。

阿迪力带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小村庄,村里已经住着不少从各地来的摘棉花工人。房子简单,但干净整洁,每个房间住四五个人,伙食也不错。阿迪力笑着说,“我们这边吃饭不用操心,伙食是包的,每天有牛羊肉,力气活总要吃得好。”

当天晚上,我和张叔他们在一起吃饭,饭桌上大家互相打趣,说着各自的家乡故事。新疆的夜空透亮,星星密密麻麻地挂在天上,远处的雪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壮丽。这样的夜晚,我在老家从来没见过。

“老李,这边的活虽然苦,但人好,环境也好,你看这天,干净得让人心里舒坦。”张叔夹了一筷子羊肉,放进嘴里咀嚼着,语气带着几分满足。

我点了点头,“这儿的确不错,比想象中好多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阿迪力就来敲我们的门,带着我们去棉田。我穿上早已准备好的工作服,戴上草帽,跟着队伍走向那一望无际的棉花田。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照亮了整片天地。新疆的太阳很毒,果然如张叔说的那样,光是站在棉田里,汗水就开始往下流。

阿迪力告诉我们摘棉花的技巧,一开始动作有些笨拙,但摘了几筐后渐渐熟练起来。我抬头看了看四周,老张、村里几个哥们都干得热火朝天,大家时不时互相打趣几句,倒也缓解了劳累的气氛。

午饭时间,大家围坐在田边,吃着早上带来的干粮。阿迪力走过来,笑眯眯地递给我们几个当地的馕饼,“尝尝吧,这是我们新疆的传统食品,可香了。”

我接过馕饼,咬了一口,外脆内软,的确别有风味。张叔笑着说,“这次来新疆,不仅挣钱,还能享受美食,真是赚到了。”

我咧嘴笑了,虽然第一天的劳作让全身酸痛,但心里却是充满了干劲。这份工作,不仅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有了重新审视生活的机会。我知道,未来的日子虽然不会轻松,但我已经不再畏惧。

新疆,这片陌生的土地,正等待着我去挑战。

日子在劳作中一天天过去,我渐渐适应了摘棉花的节奏。虽然身体疲惫,但每晚睡得很香。阿迪力和村里的几个哥们儿也成了我们队伍的“核心”,他们总是在我们快撑不住的时候打趣几句,或者用当地的民歌哼几段给我们提提神。

有一次中午休息时,我看见张叔和阿迪力聊得正欢,笑声传得老远。张叔这老头子,从年轻时候就爱交朋友,到了新疆更是如鱼得水,和各路人马混得倍儿熟。张叔看我走过来,拍了拍阿迪力的肩膀,笑道:“老李,阿迪力可跟我说了,这里的棉花采摘季节一过,还有不少其他的活儿可以干,机会多着呢!”

阿迪力点了点头,补充道:“是的,我们这边棉花摘完,冬天还有很多农活和手工活儿,比如制作地毯、羊毛加工什么的,只要你们愿意,赚点额外的钱不成问题。”

我听得心里一阵动荡,没想到新疆还有这么多机会,突然觉得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或许比想象中还要值得。我想了一会儿,问道:“阿迪力,那这些活儿也像摘棉花这样辛苦吗?”

阿迪力笑了,露出一口白牙:“当然不一样啦!那些活儿多是技术活,没这么累。不过技术要慢慢学,但咱们有专门的老师傅教,肯学就能上手。你们这些大叔叔们,脑袋灵光的学得快!”

张叔在一旁附和道:“老李,听见了吧?有技术活儿,我们这年纪不比年轻人快,但脑袋不笨!”

我心里盘算了一下,心想棉花摘完还有活儿干,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这时,阿迪力突然看了看我,迟疑了一下,低声说:“不过老李,有些事我得提前跟你说清楚。最近听说有些地方为了抢活儿,不太讲规矩,你们要是决定干别的活儿,一定得小心选择。”

我点了点头,明白他的意思。这种事在劳务市场很常见,竞争大,有些人为了多赚钱会不择手段。虽然新疆这边的人都挺朴实,但社会的某些规则还是一样的。我看了看张叔,他似乎也明白过来,沉默地点了点头。

下午我们继续忙碌地干活。新疆的太阳依旧毒辣,炙烤着我们每一个人。但经过这些天的锻炼,我身体逐渐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劳作,甚至偶尔还能比旁边年轻的小伙子多摘几筐。村里其他几个老哥们也适应了这种节奏,大家配合默契,效率也比刚来时提高了不少。

干活的间隙,阿迪力总喜欢给我们讲些当地的风土人情。他是维吾尔族,从小在新疆长大,对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了如指掌。有一天,阿迪力突然问我:“老李,你们那边过年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吗?”

我愣了一下,想了想说:“我们老家过年其实和你们也差不多,大家团聚,吃饭喝酒,不过我们那边的年夜饭特别讲究,讲求团圆,做的一般都是祖传的菜。”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每年过年时候妻子忙碌的身影,不由得有些感慨。

阿迪力听得津津有味,笑着说:“你们那边的年夜饭可真有意思!我们这边过年也有自己的传统,一般是吃‘那仁’,那是一种用面粉和羊肉做的汤,很讲究,味道特别鲜美。等今年冬天,你们要是还在这儿,我一定带你们去我家尝尝!”

张叔一听,立马起哄道:“好啊!我们今年就赖着不走了,专等着你请我们吃‘那仁’!”

大家哈哈大笑,阿迪力也是爽朗一笑:“好!到时候你们来了,我一定好好招待!”他脸上的笑容真诚又热情,让我们在这片异乡土地上感到了一种难得的温暖。

时间过得很快,两个星期一眨眼就过去了,棉花田里的收成也接近尾声。此时我们队伍的每个人都已渐渐适应了节奏,摘棉花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不少。有天晚上吃饭时,阿迪力突然通知大家:“后天,棉花采摘的最后一天,棉花厂的人会来检查最后一批质量,大家千万要认真点,这可是关键时刻。”

张叔赶忙问:“那我们是不是要加班?要是加班可得算加钱啊!”

阿迪力哈哈一笑:“放心吧,张叔,加班有钱,不会让你们白干的!”

大家笑成一团,但心里都明白,最后这几天是最重要的时刻,不能马虎。第二天一早,我早早地起来,和大家一起走进棉田,开始最后一轮紧张的摘棉活儿。太阳还没完全升起,但空气中已经带着一丝干燥的热浪。我们顶着烈日,低头专注地摘着棉花。

阿迪力穿梭在田地间,不停地鼓励我们:“大家加油,最后几天了!你们的努力马上就有回报!”

时间一点点流逝,大家的手指已经被棉花和阳光烤得通红,但没有一个人抱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高质量地完成最后的任务。

终于,在夕阳西下时,最后一筐棉花也被装进了车里。阿迪力站在田边,冲我们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干得太棒了!这批棉花的质量非常好,大家等着吧,等工资发下来,你们就能看到自己辛苦的回报了!”

那一刻,整个队伍沸腾了。张叔激动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老李,咱们这趟来得值了!钱是一个方面,这份成就感可是头一回!”

我看着天边的夕阳,心里也满是自豪。尽管这段日子非常辛苦,但一想到那18000块钱即将落袋,我的心情瞬间轻松了不少。

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喝了点小酒,庆祝这段时间的努力。阿迪力坐在我旁边,突然问我:“老李,你这次回家以后,有没有想法再回来?”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这么问。我想了想,回答道:“说实话,这次新疆之行让我感触很深。这里的生活虽然辛苦,但踏实,未来也有不少机会。如果家里没什么特殊情况,我想明年还会再来。”

阿迪力笑了,端起酒杯:“那就好!老李,你是个实在人,我们都喜欢你。如果以后还想来新疆,随时联系我,我会给你安排最好的机会。”

我们举杯碰了碰,酒水在口中荡漾,像是带着新疆的阳光与汗水。我忽然觉得,这里不仅仅是个挣钱的地方,或许,还是我人生新的起点。

几天后,工资如期发放,我拿到手里的那一刻,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脸满足的笑容,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新疆的棉田渐行渐远,我看着窗外的广袤大地,心里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这趟新疆之行,不仅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新疆,这片土地,或许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故事等待着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内容纯属故事,本篇为虚构创作,不要对号入座。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侵则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