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需水量或称田间耗水量, 是指棉花从播种到收获, 全生育期内本身所利用的水分及通过叶面蒸腾和地面蒸发所消耗水量的总和。据研究,亩产50千克皮棉的棉田总耗水量为 300~400 立方米,亩产100千克皮棉则总耗水量为450立方米左右。棉花不同生育时期需水量也不同,总趋势是与棉花生长发育的速度相一致。苗期株小生长慢,温度低,耗水量较少;随棉株生长速度加大而耗水量也不断增加,到花铃期生长旺盛,温度高,耗水量最多;吐絮后,棉株生长衰退,温度较低,耗水量又减少。棉田的水分消耗,在苗期约 有 80%~90%是从地面蒸发的,而棉株蒸腾耗水仅占10%~20%; 蕾期地面蒸发和棉株蒸 腾耗水各占50%左右;花铃期地面蒸发和棉株蒸腾耗水分别占25%~ 30%和70%~75%;吐絮后地面蒸发和棉株蒸腾耗水又基本趋于相等。

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适宜含水量的要求不同,发芽出苗期,土壤水分以田间待水量的70%左右为宜,过少种子易落干,影响发芽出苗;过多易造成烂种,影响全苗.苗期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 55%~60%为宜,过少影响棉苗早发; 过多棉苗扎根浅,苗期病害重.蕾期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过少抑制发棵,延迟现蕾;过多会引起棉株徒长,花铃期是棉花需水最多的时期,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过少会引起早衰;过多棉株徒长,增加蕾铃脱落。吐絮以后,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55%~ 70%为宜,利于秋桃发育,增加铃重,促进早熟和防止烂铃。

知识延伸

一、棉花需水规律

棉花苗期需水量小,地面**,水分损耗以地面蒸发为主;现蕾后需水量倍增,仍以地面蒸发为主,为叶面蒸腾量的1倍左右;花铃期需水达到高峰;生长后期棉株需水骤降,耗损仍以叶面蒸腾为主,需水强度与蕾期近似。  棉花需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棉花从种到收一生中地面蒸发量与叶面蒸腾量之总和。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在河南省安阳地区的研究结果:高产棉田每亩需水量为460~620立方米。棉田需水量受地下水位深度、降水量、棉花产量、土壤持水量等因素影响,其中以前两个因素影响最大。棉田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1.5米以上时,对棉花根系的水分补给量可达100%;地下水位超过4米,直接补给量极少。1次降水量以20~59毫米对棉田的水分利用率为最高;1次降水量超过30毫米,雨后及时中耕保墒,可以顶上1次灌水。

二、棉花生长期灌溉苗期:需水量不多,阶段需水量仅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5%以下,适于棉苗生长的1米土层持水量以保持55~65%为宜,土壤水分适宜年份,不必进行灌溉。蕾期:棉花现蕾后,气温逐渐升高,生育进程加快,需水量渐多,阶段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20%左右。适于棉株生长的1米土层持水量为60~70%。棉花蕾期遇旱情,应及时灌溉,每亩灌水定额以30立方米为宜。

开花结铃期:棉花开花后生长与发育两旺,耗水量大,是生育  期的高峰,阶段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一半左右。1米土层持水量应为70~80%,低于60%时即需灌溉。每亩灌水定额30~40立方米,防止棉株早衰效果显著。吐絮期:棉花整个吐絮期耗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10~20%。1米土层持水量保持在65%左右为宜。新疆棉区常年8月中下旬后气候较干燥,若秋旱时间长,停水期可延至9月上旬,适时适量灌溉对防早衰、保伏桃、争秋桃效果显著,每亩灌溉定额25~30立方米。

图文编辑:天山植保,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