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影响棉花生育期
棉花全生育期(出苗至吐絮)需要有效积温342-860℃,活动积温2624.9-3576.8℃。
1、棉花发芽出苗期(播种至出苗)需要最低温度12.1-13.2℃,有效积温(≥12℃)57.3-1172℃,活动积温(≥10℃)88.2-463.2℃。
2、棉花苗期(出苗至现蕾)需要最低温度16.9-18.2℃,有效积温(≥19℃)32.2-323.0℃,活动积温(≥10℃)331.6-1411.6℃。
3、棉花蕾期(现蕾至开花)需要最低温度12.8-18.l℃,有效积温(≥20℃)16.1-189℃,活动积温(≥10℃)608.2-1061.6℃。
4、棉花花铃期(开花至吐絮)需要最低温度15.4-18.7℃,有效积温(≥20℃)34.6-324.5℃,活动积温(≥10℃)1114.6-1636.4℃。
温度影响棉纤维发育
棉纤维的诸多特性与温度关系甚密,棉纤维强度、马克隆值、纤维素含量和聚合度均随温度不足而下降。
在10-25℃范围内,气温对纤维长度的效应是曲线型的;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纤维长度则缩短。当5天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对棉花纤维素的沉积有利;低于20℃时,纤维素沉积明显降低;一般铃期平均气温为20-25℃纤维素沉积多,成熟良好,纤维壁较厚;铃期平均气温降至20℃以下,纤维强度等品质性状变差。
夜间平均气温对纤维发育影响极大,夜间平均气温在27-15℃范围内,气温越低纤维增重越多。当夜温太低(20℃),会使纤维缩短1-3毫米。根据离体棉铃发育的研究,纤维素合成的最适温度为28-29.9℃,一般后期棉铃纤维之所以成熟度低、强度差,主要是由于低温影响纤维素淀积,次生胞壁较薄的缘故;虽然陆地棉品种纤维强度、成熟系数、主体长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细度呈显著负相关,但温度过高也会使纤维变短、变粗。
几乎所有研究报道都认为马克隆值与温度呈线性关系。随温度降低,棉纤维干物质积累减慢,终值降低,在增长高峰期内干重增加量减少,纤维干重占全铃重百分比值呈现“先降后升”趋势。
温度影响棉籽发育
在温度较高时,籽指变化与温度关系不明显;但温度降到适宜范围以下(低于20℃)时,籽指变化与温度关系十分密切,籽指随温度下降而递减。对一定品种来说,纤维和种子生长同时受温度影响。开花前7-10天正值胚珠发育时期,对外界条件最为敏感,连续高温会导致单铃胚珠数减少。
高温极显著地提高单铃不孕籽率,在30.6-39.7℃间,气温每增加1℃,单铃不孕籽率将提高5.29%。种子含氮量与夜间温度呈线性关系,与含油率趋于双曲线型,最适点是在接近20℃处。低温改变了单糖的比率和在种子中最大积累时间。种子含油率与最高温度的相关系数为r=-0.57,种子内矿物质和贮存物的积累速率也因低温而改变。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天山植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