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163_手机网易网

棉花

一、品种介绍

(一)棉花的生长特性

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经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逐渐北移到温带,演变为一年生作物。春季(或初夏)播种,当年现蕾、开花、结实,完成生育周期,到冬季严寒来临时,生命终止。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温度、光照、水肥条件等,就象多年生植物一样,可不断地长枝、长叶、现蕾、开花、结铃,持续生长发育,具有无限生长性和较强的再生能力。在棉花的一生中,温度对它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形成影响很大。除温度外,棉花对光照非常敏感,比较耐干旱,怕水涝。棉花生长历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到立冬16个节气(从四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左右),一生可以划分为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5个阶段。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讲,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二)棉花的分类

棉花为锦葵目棉属,棉属有四个栽培棉种组成,即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又叫细绒棉)、海岛棉(又叫长绒棉),我国不是棉花原产地,棉种是由国外引进的。我国植棉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但到20世纪50年代末,陆地棉成为我国的主要品种。其次是长绒棉,长绒棉纤维较长,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定产量。

(三)棉纤维品质构成

棉纤维是由受精胚珠的表皮细胞经伸长、加厚而成的种子纤维,不同于一般的韧皮纤维。棉纤维以纤维素为主,占干重的93-95%,其余为纤维的伴生物。由于棉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经济性状,使之成为最主要的纺织工业原料。

1、长度。目前国内主要棉区生产的陆地棉及海岛棉品种的纤维长度,分别以25-31毫米及33 -39毫米居多。棉纤维的长度是指纤维伸直后两端间的长度,以毫米表示。 棉纤维的长度有很大差异,最长的纤维可达75毫米,最短的仅1毫米,一般细绒棉的纤维长度在25-33毫米,长绒棉多在33毫米以上。 不同品种、不同棉株、不同棉铃上的棉纤维长度有很大差别,即使同一棉铃不同瓣位的棉子间,甚至同一棉子的不同子位上,其纤维长度也有差异。一般来说,棉株下部棉铃的纤维较短,中部棉铃的纤维较长,上部棉铃的纤维长度介乎二者之间;同一棉铃中,以每瓣子棉的中部棉子上着生的纤维较长。棉纤维长度是纤维品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与纺纱质量关系十分密切,当其他品质相同时,纤维愈长,其纺纱支数愈高。支数的计算,是在公定回潮率条件下(8.5%),每一公斤棉纱的长度为若干米时,即为若干公支,纱越细,支数越高。纺纱支数愈高,可纺号数愈小,强度愈大。

2、长度整齐度。纤维长度对成纱品质所起作用也受其整齐度的影响,一般纤维愈整齐,短纤维含量愈低,成纱表面越光洁,纱的强度提高。3、纤维细度。纤维细度与成纱的强度密切相关,纺同样粗细的纱,用细度较细的成熟纤维时,因纱内所含的纤维根数多,纤维间接触面较大,抱合较紧,其成纱强度较高。同时细纤维还适于纺较细的纱支。但细度也不是越细越好,太细的纤维,在加工过程中较易折断,也容易产生棉结。

4、纤维强度。指拉伸一根或一束纤维在即将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一般以克或克/毫克或磅/毫克表示,单纤维强度因种或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细绒棉多在3.5-5.0克之间,长绒棉纤维结构致密,强度可达4.5-6.0克。5、纤维成熟度。棉纤维成熟度是指纤维细胞壁加厚的程度,细胞壁愈厚,其成熟度愈高,纤维转曲多,强度高,弹性强,色泽好,相对的成纱质量也高;成熟度低的纤维,各项经济性状均差,但过熟纤维也不理想,纤维太粗,转曲也少,成纱强度反而不高。 (四)棉花的分类、加工与检验1、分类。根据棉花物理形态的不同,分为籽棉和皮棉。棉农从棉棵上摘下的棉花叫籽棉,籽棉经过去籽加工后的棉花叫皮棉,通常所说的棉花产量,一般指的是皮棉产量。根据加工用机械的不同,棉花分为锯齿棉和皮辊棉。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锯齿棉;皮辊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皮辊棉。皮辊棉生产效率低,加工出的棉花杂质含量高,但对棉纤维无损伤,纤维相对较长;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杂质含量低,工作效率高,但对棉花纤维有一定的损伤。目前细绒棉基本上都是锯齿棉,长绒棉一般为皮辊棉。2、加工。一般用衣分来表示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比例,正常年份,衣分为36-40,也就是100斤籽棉能够加工出36-40斤皮棉。皮棉不能散放,必须经打包机打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棉包。我国标准皮棉包装有二种包型:85公斤/包(±5公斤)、200公斤/包(±10公斤),但以85公斤居多。

3、检验。我国棉花的质量检验是按照国家标准GB1103-1999进行的。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这三个条件把棉花划分为1至7级及等外棉。根据棉纤维的长度划分有长度级,以1毫米为级距,把棉花纤维分成25-31毫米七个长度级。棉花检验分感官检验和仪器检验。由于目前我国的棉检仪器主要是测试棉花的一些物理指标,如棉纤维的强度、马克隆值等,还没有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棉花定级仪器,因此国标规定,棉花定级以感官检验为主、仪器检验为辅。棉花检验和仲裁单位是国家各级纤维检验局(所),棉花的进出口检验由各省(市)商品检验局负责。

(五)棉花的分级

棉花分级是为了在棉花收购、加工、储存、销售环节中确定棉花质量,衡量棉花使用价值和市场价格必不可少的手段,能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棉花等级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品级分级,二是长度分级。

1、品级分级。一般来说,棉花品级分级是对照实物标准(标样)进行的,这是分级的基础,同时辅助于其它一些措施,如用手扯、手感来体验棉花的成熟度和强度,看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依据上述各项指标的综合情况为棉花定级,国标规定,三级为品级标准级。

2、长度分级。长度分级用手扯尺量法进行,手扯纤维得到棉花的主体长度(一束纤维中含量最多的一组纤维的长度),用专用标尺测量棉束,得出棉花纤维的长度。各长度值均为保证长度,也就是说,25毫米表示棉花纤维长度为25.0-25.9毫米,26毫米表示棉花纤维长度为26.0-26.9毫米,以此类推。同时国标还规定,28毫米为长度标准级;五级棉花长度大于27毫米,按27毫米计;六、七级棉花长度均按25毫米计。品级分级与长度分级组合,可将棉花分为33个等级,构成棉花的等级序列。如国标规定的标准品是328,即表示品级为3级,长度为28.0-28.9毫米的棉花。

(六)棉花储存及保管

棉花一般存放在专业的棉花储备库内,目前国内的棉花储备库房有砖混仓和钢板仓两种。储存库要求交通便利、防火、通风、防潮、防霉变等,特别是防火,棉花储备库都是特级防火单位。一般来说棉花应库内堆垛存放,库外存放要盖苫布。棉垛下要打好垫基(枕木或石块),堆垛时包应平放,上下层交叉压缝。垛与垛之间应留出必要的通道。棉花库区要设立气象观测百叶箱,每栋库房都要配备温湿度计。保管员应每天查库,测量温湿度,并做好记录。根据天气的变化和库内外温湿度差异,应适时采取通风散湿或关闭仓库等措施。一般库内温度应保持在30℃以下,最高不得超过35℃,相对湿度不得超过70%,保管中的棉花含水率不得超过10%。棉花在正常的储存条件下,保质期较长,但由于棉花内含有一定的水份,在高温的情况下,尤其是温度超过35℃时,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出现自然变异,进而影响到棉花的品级。据有经验的棉花仓库保管员分析,棉花的自然变异呈"S"形,即开始变异较慢,中间一段时间变异较快,过了一定时间以后,其变异速度又变缓。一般来说,符合国标规定水份的(含潮率不超过10.5%)新棉花放置在正常保管的仓库内,夏热高温前一般不会发生自然变异,但夏天来临后,由于温度升高、湿度增大等原因,可能会引起棉花自然变异,使新棉花在一个棉花年度内平均下降一个等级,并且品级越高,越稳定,品级越低,质量越不稳定,越容易发生自然变异。

二、中国棉花现货市场特点

1、价格波动大

棉花是农产品中受气候影响最大的品种。同时,作为重要的轻纺原料,棉花价格还受到进出口、纺织需求、储备、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1999年9月1日棉花市场放开以来,棉花价格剧烈波动。

2、影响因素多

影响棉花现货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面

一般说来,政策对价格的影响是很短期的,但是有时却很剧烈。影响棉花现货价格的政策因素主要有:

①政府的宏观政策 。包括政治,经济政策,如农业政策,外贸政策,金融政策,证券政策等,都会对棉花期货价格产生影响。在分析国家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对棉花期货价格影响的同时,还要分析国务院和其他职能部门出台的政策对棉花价格的影响程度。

②行业组织政策。 行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起的作用已日益明显,他们制定的产业政策有时会影响棉花的生产规模,产量,销售量以及相对价位。

③国家储备计划。 国储棉的拍卖,采购量以及采购价格决定对棉花价格的影响程度。

④各国农业补贴政策和纺织品进出口政策。 纺织品出口政策和棉花的配额政策影响国内的棉花价格,国际棉花价格与棉花补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产量

对用于期货交割的棉花来说,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主要受当前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影响。在播种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由于棉花生长周期较长,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棉花生长关键时期的气候因素影响棉花的生长情况,进而会影响到单产水平。一般来说,棉花的播种面积主要受上年度棉花价格的影响,上年度棉花的价格较高,则本年度的播种面积将增加,反之,则播种面积下降。投资者在充分研究棉花的播种面积,气候条件,生长条件,生产成本以及国家的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变动情况后,对当期产量会有一个较合理的预测。

(3)前期库存量

它是构成总供给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前期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则价格上涨,供应充裕则价格下降。

(4)进出口量

在生产量和前期库存量一定的情况下,进出口量实际上直接改变了供应量的多少。进口量越大,国内可供应量就越大,则国内市场价格可能会下跌;出口量越大,国内可供量就越小,国内市场价格就可能回升。因此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实际进口量的变化,尽可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棉花形势,价格水平,进口政策的变化等情况。

(5)国内消费量。

棉花的国内消费量并不是一个常数,它处于经常变动状态,并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人口增长及消费结构的变化;政府收入与就业政策等。我国棉花95%用于纺纱,江苏、山东、河南、湖北为棉花的主要消费省。

(6)天气

2003年新棉上市后棉价之所以大涨,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天气恶劣,在收获期雨量过多。因此,从历年的情况看,8、9、10月份天气情况,是决定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投资棉花期货要关注的首要因素。

(7)国家储备

棉花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人口达到2亿多,棉花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和棉纺织企业工人的收益,因此,做好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确保棉花价格合理波动非常重要。棉花市场放开以后,,我国棉花储备和进出口政策成为调节棉花价格的两个主要工具。1984年我国棉花储备达到430万吨。上世纪九十年度末,我国棉花价格居高不下,为了满足棉纺织企业的加工需要,我国大量抛售棉花储备,棉花储备降为最低点,接近零库存。

(8)替代品

化纤是棉纱主要替代品。化纤(涤短)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棉纱的需求,间接影响棉花需求量和棉花价格。2003年国内棉花价格上涨,导致棉纱价格上扬,化纤的需求量增加。前一段,原油价格持续高位横盘,涤短上游原料PTA和MEG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成为涤短价格一路盘升的主要动力,出现涤短行情水涨船高,销售压力不断增加。

(9)国际市场

①世界棉花的产量与库存量 。棉花的产量与库存量是棉花供给的两个主要因素,与棉花价格具有反向关系。1961年以来,世界棉花面积基本在4.5-5亿亩之间波动。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棉花单产不断增加,世界棉花总产量由1000万吨增加到2500万吨左右。棉花生产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②世界经济增长和对棉纺织品的需求量。世界经济形势对棉花进出口和棉花价格影响较大,发达国家是棉纺织品的重要需求国,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好转,棉纺织品的需求增加,则棉花的价格上升,总之,棉花价格与世界经济形势的相关性很高。

3、产量大、消费量大

我国是世界上棉花产销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正常年景棉花产量已超过700万吨(占世界棉花产量的1/4左右),消费量2007年已超过1000万吨。世界棉花价格看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世界棉花产销和贸易

世界棉花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育种技术和种植工艺的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棉花生产。目前世界上种植棉花的国家约有60多个,分布在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产棉区域大都在北纬40度至南纬30度之间的广阔地带。

1、世界棉花生产、消费和贸易概况

二次大战后,世界棉花生产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棉花生产在50年代迅速增长之后,从60年代开始转入爬坡式的缓慢增长。世界棉花产量和消费量的逐年增长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基本适应,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并通过国际贸易需求杠杆不断得到平衡。二是棉花种植总面积变化不大(见图十七),世界棉花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见图十八)。由于棉花价值较高,各棉花生产国较重视提高棉花单产,中国是目前棉花单产最高的国家,其次是美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三是美国、前苏联(已解体,目前被乌兹别克斯坦取代)和中国主宰世界棉花生产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变为中国、印度、美国三国。同时棉花生产超过百万吨的国家由原来3个(美国、前苏联和中国)增加到5个,依次为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是在原棉消费量方面,中国位于世界第一,然而在原棉出口量方面,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一。

近几年来,虽然棉花主产国年际间棉花产量有增有减,但国际棉花总产量稳步增长,目前已达2500万吨左右(见图十九)。棉花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除了棉花生产国消费棉花外,其它不产棉花的国家也要消费棉花,甚至一些产棉国由于同时也是消费棉花的大国,也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棉花,这就形成了产棉国与非产棉国之间、产棉国之间的供求和调剂关系,形成世界进出口棉花市场的选购和推销之间的棉花贸易。总的来说,世界棉花的绝大部分贸易量集中在少数大国之间,出口棉花最多的六个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印度、苏丹和巴基斯坦,合计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5%,其中美国的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0%左右。进口棉花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欧盟、中国、印尼、韩国、泰国、台湾、日本。

2、国际权威棉花价格及其走势

2004年6月1日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棉花期货以前,国际市场上权威的棉花价格有两个:一是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它是各国政府制定棉花政策和各国涉棉企业生产经营时参考的主要依据(见图十四)。二是英国利物浦棉花展望公司整理的Cotlook A 和Cotlook B 指数,它是英国棉花展望公司每天从各个渠道得到的北欧主要港口的棉花到岸价,是实际交易价格。中国棉花期货推出后,引起国际市场的广大泛关注,“形成了又一个棉花定价中心”*。成为全球棉商每日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

影响国际市场棉价波动的原因很多,如产量、消费量、气候、经济景气程度、战争、化纤的价格等,但在目前国际棉花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影响棉花价格走势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因素”,中国棉花产量及进出口量对世界棉花价格影响巨大。1992年和1993年中国没有大进大出,国际市场棉价也一直稳定在53-67美分/磅之间(折合到岸价11130-14070元/吨),波动幅度不太大。1994年,中国棉花生产下滑,消费需求旺盛,中国的棉花进口量加大,加之1995年度中国大幅度调整国内棉花收购价格,拉动国际市场棉价大幅上涨。年内,国际市场棉价最高上涨到117美分/磅(折合到岸价24570元/吨),比1992、1993年增长74.6%,达到1981年以来的最高点。1995年以后,中国棉花生产比较稳定,产量基本在450万吨左右,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进口量大幅减少,随之国际市场棉价下跌。到1999年12月底,美国纽约棉花期货价格只有48.86美分/磅(折合到岸价10260元/吨),与1995年的最高价相比下跌了58.24%。2001年度,由于预测中国2001/2002年度棉花产量大幅增加,总量达532万吨,棉花期货价格再度下跌,2001年10月25日,纽约期货交易所12月份合约最低收至28.52美分/磅(折合到岸价5989元/吨)。2002年度,由于棉花主产国种植面积下降,产量减少,拉动全球棉价上升,新棉花年度(9月1日)后,纽约期货交易所棉花期货合约最近交割月价格由43.8美分/磅(2002年9月3日)上升到60美分/磅(2003年3月17日),上涨幅度达36.99%。

3、国际棉花期货市场

在纽约棉花期货交易所推出棉花期货交易以前,棉花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供求关系的突然失衡会造成价格的剧烈波动并严重冲击棉花生产和贸易。为了转移现货市场固有的风险,1870年纽约棉花交易所应运而生,并于当年推出棉花期货交易。在此后的130多年中,全球有15个商品交易所开展过棉花期货交易,比较著名的有:亚历山大棉花交易所(埃及) ,新奥尔良交易所(美国),利物浦棉花交易所(英国),不莱梅交易所(德国)等等。日本 、印度、巴基斯坦、法国、巴西、香港地区等的交易所也曾先后开展过棉花期货交易。除纽约期货交易所(现已更名为洲际交易所,简称ICE)至今仍在进行棉花期货交易外,其它14个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交易均已停止。

随着棉花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纽约棉花的期货价格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规避风险、发现价格的功能不断发挥出来。目前,棉花期货价格在贸易界和管理界都有很高的权威,已成为棉花行业和产棉国政府不可缺少的价格参考依据。美国政府依据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对农民进行补贴;墨西哥政府为保护棉农利益,由农业部出面在洲际交易所对全国棉花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主要利用期权);英国的棉花企业、澳大利亚的植棉农场主也都在洲际交易所从事棉花的套期保值交易。据美国最大的棉花贸易商艾伦宝公司专家介绍说:若不将自己的现货贸易进行100%的套期保值,谁也没法抵御风云变幻的价格变动的影响,不参与期货,意味着赌博,公司随时可能破产。目前国外现货商参与期货已不仅仅限于套期保值,大公司有信息、预测优势,往往通过期货、期权的交易获利。

四、棉花的标准化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