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日报(10月21日)
10月21日,郑棉震荡回落,CF2501合约开盘14100元/吨,日内震荡偏弱,最低13960元/吨,盘终下跌30点报收于14020元/吨。北疆籽棉交售进入后半段,收购价格相对稳定,下游棉纱市场表现平淡,价格以稳为主,成品库存有所累积。整体看,供应端持续增加,上方套保压力较大,目前期价贴水,下方支撑区间13800-14000元/吨。
10月19日,12月合约70.99美分,涨23点,3月合约73.09美分,涨24点;成交量29610手,减少9533手;上周美国陆地棉签约量大增和美元回落提振市场,ICE棉花期货小幅收高。从出口报告看,虽然美棉签约量增加,但装运量远低于平均水平,棉花即期需求仍不乐观。本周,棉花市场在新棉大量上市和美元持续走强的压力下走弱,宏观环境以及需求面仍是价格走势的关键,短期内盘面或维持弱势盘整状态。
10月21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81.86美分/磅,较18日涨0.21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4080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4610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5420元/吨,较18日跌14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5508元/吨,较18日跌7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501)567元/吨,较18日跌15元/吨。
棉市要闻
据新疆部分棉花加工企业、棉农反馈,受上周郑棉主力CF2501合约盘面价格跌破14000元/吨及机采棉籽交售价跌至2元/公斤等因素影响,籽棉收购价较前周再次小幅下调0.03-0.05元/公斤。
10月20-21日,石河子、昌吉、奎屯、阿克苏等地40%衣分、12%以内水分机采蛋卷棉收购价集中在6.15-6.25元/公斤(大部分轧花厂43%及以上衣分最高收购限价仍为6.50元/公斤),一些棉企对16%以上水分籽棉拒收。手摘棉40%衣分、10%以内水分收购价6.80-7.05元/公斤,同衣分手摘籽棉、机采棉收购价差降至0.7-0.9元/公斤。
石河子某轧花厂表示,按当前籽棉收购价、棉籽交售价计算,机采棉入库综合毛重成本约14600-14800元/吨(含短倒、监管库“包干费”、两个月财务成本、保管费等支出)。目前2024/25年度新疆库“双28/双29”报价的基差集中在650-1100元/吨,即使CF2501合约盘面跌至14000元/吨左右,对于新疆轧花厂而言“双28/双29”(含单29)及以上指标皮棉仍可以套保。该企业判断,****企业将采取现货销售、套期保值双管齐下的操作模式:即“双29”及以上高升水皮棉套保,而“双28”及以下指标的棉花抓紧现货销售回笼资金。
从调查来看,近几日北疆采棉机大军已陆续向南疆进发。截至10月20日,北疆籽棉采收进度已超过80%(大部棉区已采收结束,兵团各团场更快),而南疆机采棉则在10月中旬刚刚开采。据棉农反馈,今年沃德、天鹅牌国产采棉机采摘费约160-180元/亩,而约翰.迪尔进口采棉机采摘费约200-220元/亩。
据部分国际棉商、贸易企业反馈,随着10月15日以来ICE棉花期货主力12月合约连续下跌,保税、即期及船货基差报价/一口价随之回落,1%关税(或滑准关税下)外棉进口成本与内地库新疆棉报价顺挂幅度再次扩大,美棉、巴西棉、澳棉等竞争力有所回升。国内手握进口配额的纺织厂/进口企业询价、采购热情较9-10月上旬明显提高,尤其保税优质资源受到关注、青睐程度偏高。从调查来看,由于进口配额紧张及滑准关税配额使用限加工贸易方式,因此目前港口保税棉人民币报价大多要求买家自带1%关税配额通关,不支持滑准关税采购。
近期棉企的操作分化越来越明显、针对性越来越强,一方面对2023/24年度巴西棉、澳棉及2024/25年度美棉出口/装运进一步优化,加大中国主港M及以上、1-5/32及以上、强力29GPT以及上资源的运输,减少非优质棉、减少中低指标外棉装运;另一方面除了目前主港高指标、高可纺性的美棉/巴西棉/澳棉外,其它低等级、低纤维长度及低强力巴西棉/美棉资源或加大降价出货力度或向胡志明、孟买、巴生等港转运力度,全力满足东南亚、南亚各国纱厂需求。
江苏、山东等地几家大型纺服企业表示,2024年以来终端消费品外销利润还是不错的,明显好于内销市场,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分配倾向于出口企业(尤其规模以上品牌企业,一些内销比例高的企业甚至一吨没有),既实现了原料成本下降,又规避了溯源风险;二是人民币贬值推动我国棉纺织、服装出口的发展。较低的人民币汇率使得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另外,相较内销订单,出口溯源订单大多具有品种相对单一、数量大、交货期偏长、合同稳定的特点。
(来源:中国棉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