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到以棉花种植为主的种植户经济效益以及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病虫害的发生直接对棉花产量与质量造成影响。要做好棉花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措施,必须贯彻以预防为主、兼以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秉承绿色防控理念,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多举措防控。目前****的主要病虫害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棉蓟马
该虫害主要发生在5月,成虫活跃且扩散速度快,日间在隐蔽处为害,夜间则转为在叶面上为害。主要对棉苗子叶、真叶、嫩头与生长造成危害。嫩叶受害之后叶面会变硬变粗糙,呈现出黄色的斑块;生长点受害之后则会直接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及时进行棉田的秋耕与冬灌,及时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清除,尽量减少虫源;在棉田里放置蓝色的粘板来诱捕、杀死成虫使用啶虫脒等喷雾予以防治
2. 棉铃虫
该虫害的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化性,喜温、喜湿,所以雨水多、温度高是棉铃虫发生的有益条件。幼虫啃食嫩叶会造成缺刻或孔洞,对棉蕾造成危害后会导致苞叶张开变黄后脱叶。

防治方法:秋耕冬灌、管控地温、增加土壤温度、合理调节农作物布局;捕捉越冬成虫、黑光灯展开灭卵、捕捉幼虫工作;选用杀虫双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3. 枯黄萎病
枯萎病发病时间早,子叶期便可见有发生的情况,现蕾期时会达到发病的最高峰,会导致植株矮化、枯死,叶脉变黄。棉花黄萎病发病时间较晚,通常到了现蕾期才会发生,至花铃时到达高峰,该病害不会造成植株严重的矮化与死亡。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的棉花并进行包衣处理,保证其抗病性;合理施肥,适当补充微肥来提高土壤质量;生物菌可产生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有利于改良土壤、促进植株的生长。

除此之外,疆天棉图的健康度监测主要对棉花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干旱缺水、药害早衰等监测。种植户通过该功能能够整体监测棉田的健康度水平,辅助判断棉田病虫害发生的区域,做到心中直观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