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内乡县湍东镇花园村,年总产黄酒近万吨、菊花酒500余吨、果酒100余吨。花园村的产业从过去单一的黄酒酿造,延伸到饮食服务、垂钓休闲、果品采摘、旅游观光等多个领域,带动就业500余人,形成了以黄酒养生为主题,带有明显宛西特色的黄酒养生小镇。诞生了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一级品酒师、河南省黄酒评委常委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多名。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国有、王定伍等先民们开始引进浙江绍兴黄酒生产技术,用山西、内蒙、东北、河北等地优质红谷,结合当地山泉酿造具有内乡特色的红谷黄酒。顶尖酿造技术、优质原材料和甘谷之水的完美结合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绽放出了绚丽的华彩。一种兼容了北派黄酒的温和和南方黄酒的微寒,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原黄酒就此诞生。沿内淅公路,从内邓高架桥下到二十里铺2公里左右的路段就诞生了二十余家专业的酿酒工厂和作坊,形成了醇香袭人的黄酒走廊。

2005年7月,内乡县岞曲乡吴垭石头村开始走红网络,该村相继被认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中国景观村落”、“中国传统村落”,并有多部电视连续剧在此开拍,年吸引游客逾20余万人次。

花园村距吴垭石头村仅4公里之遥,并且是进出该景点的必经之路,花园村沿街摆放的各色黄酒顺便就成了游客们顺手购买的纪念性特产,古村、古文化旅游带动了花园村黄酒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当地迅速布局了“产业+文化+古村+旅游”四位一体发展战略。

集中整治,改变粗放面貌。

整治了花园村水源地水域面积1平方公里、新栽苗木2万棵、统一门面匾额167块。在环境整治的同时,督促相关部门严格督查黄酒生产质量,把过去粗放、简单的加工提升到专业化、精细化水准,与国内一流水平接轨。

培训电商,打开网销窗口。

对花园村年轻的黄酒作坊主王红进行了针对性培训辅导,并在2018年帮助其在自己作坊建起了电商服务站,如今,花园村电商服务站已成为传播电商信息和政策的前沿和窗口。从前的四位一体战略延展成“产业+文化+古村+旅游+电商”五位一体战略。王红为本村的黄酒生产经营户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传授酒类产品网销经验,深刻地改变了经营户们落后的思维,甘冽醇香的花园村黄酒开始大量地走出内乡,走进一线城市家庭的餐桌。

鼓励奋进,迈向高端生产。

鼓励黄酒经营户技术创新,以科技和独特引领市场。今年69岁的王书功,在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创造性地用蜂蜜来酿造黄酒,在花园村开创了蜂蜜酿酒的先河。蜂蜜酿酒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年近七旬的王书功,在他执着的努力下,草莓酒、葡萄酒、橘子酒、黑李子酒等相继试产成功。一店多业、有声有色,王书功的生意做的红红火火,也拉动了整个花园村黄酒的多色经营。今年47岁的王金刚2006年从一个乡村医生转行从事黄酒加工事业,他积极研学相关知识、热心参与酒类展销会,与南阳理工学院等学府深度合作,开发出“菊花贡酒”、“桑椹酒”、“紫薯酒”等名牌产品,其中“菊花贡酒”被誉为“内乡茅台”,“紫薯酒”被评为国际银奖。他本人也成长为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一级品酒师、国家一级酒体设计师。

在花园村的带动下,周边乡镇、县域的酒类加工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开展,南阳也因此获得了“中国美酒特色产区”、“中国六大黄酒产区之一”。

新的时期,内乡县委县政府向花园村黄酒养生小镇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在“产业+文化+古村+旅游+电商”的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下,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促进内乡的经济发展,为内乡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文/图 陈光锋)

实习编辑:徐妍

校对:钟春莹

审核:王小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