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解惑:木薯须去皮煮熟且不能多吃

南宁晚报

■本报记者叶祯文/图
最近一段时间,木薯糖水和木薯羹在社交平台火出圈。喜欢吃的人都觉得,木薯糯叽叽的口感让人“食过返寻味”。但是网上也有人称,因为吃了木薯,出现头晕、恶心等疑似中毒的症状。
这是怎么回事?木薯怎么吃才不会中毒?为此,记者邀请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生尹玮为市民科普。
为什么有人吃木薯会中毒?
广西、广东、福建是木薯产地,木薯是当地人常吃的食物。木薯虽美味,但食用方法错误的话也存在一定风险。
鲜木薯的根、茎、叶中都含有两种生氰糖苷,名为“亚麻苦苷”“百脉根苷”。当生氰糖苷与β-葡萄糖苷水解酶接触,很容易就会发生酶促反应,快速产生氰化物,从而使木薯有一定的毒性,这就是木薯中毒物的来源,误食过量会出现中毒症状。
木薯中毒一般是急性突发的,老百姓俗话说“吃木薯会醉人”,其实就是出现了轻微中毒的现象。
如果吃了处理不当的木薯糖水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很有可能就是木薯的氢氰酸导致中毒。部分老年人、儿童、肠胃虚弱者吃木薯后出现的腹胀、腹泻等不适,可能是因为木薯是粗纤维类物质且含大量淀粉,难以消化导致。还有少部分易过敏人群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起红疹等过敏反应。
发生木薯中毒如何处理?
木薯的鲜皮氢氰酸的含量较高,未经处理脱毒的木薯,即使是食用品种,食用达到500g以上时,也极有可能出现危险。所以木薯食用前要正确处理,且不能多吃。
一般来说,木薯买回家后,一定要将茎叶去除,削去外皮,只留木薯肉。洗净后切成小块浸泡在水中6~12小时,将水倒掉,再用清水洗净。这样处理过的木薯再经过煮沸、蒸或晒干等方法,就可以破坏其中的有毒成分。
广西有些地方的群众喜爱酿造木薯酒,发酵法也是可以去除毒性的。但是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卫生,以免出现发霉的情况。
对于发生木薯中毒的患者,如果头晕、恶心等症状相对较轻微,可停止食用,并多喝水进行缓解。若出现全身乏力、胸闷、发热等症状,则为轻度中毒,重度中毒还伴有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心动过速等,此时应当及时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