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塞秋秋
这是一幅梵高的名画《吃马铃薯的人》,它整个画面都透着一个大大的"穷"字。灰暗的灯光下,朴实的农民一家人围坐在破旧的餐桌边,晚餐只有一盘土豆。
这是因为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里,土豆等同于穷人的食物。而如今,土豆即小麦、和玉米大米之后的全球第四大作物,它在中国被叫出了各种花样,马铃薯、洋芋、山芋、地蛋等。吃货们总是能把它安排出无数种不撞味的美食,毕竟它和啥玩意都能炖一起,咋整都不难吃。但除了美味,土豆在人类历史上还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土豆,可能我们现代文明根本不会存在。
大约在8000年前,在南美安第斯山的山顶上,古秘鲁人第一次驯化了土豆。之所以说"训化",是因为再此之前的"野生"土豆是一种有毒的植物,它体内祖传的配糖生物碱毒素和龙葵素,正是我们吃了发芽土豆或食物中毒的原因。经过古秘鲁人的长期培育,才获得了毒素含量较低、块茎较大的土豆品种。
直到1532年,西班牙人的入侵终结了印加帝国,入侵者将土豆带回了欧洲,土豆才从此走出美洲,开始了他的环球。对于爱吃燕窝等谷物的欧洲人来说,这种看似新奇的作物并没有一下引发所有人的兴趣。欧洲贵族们一开始通过种植土豆来欣赏它结出的花朵,并不将其视为食物,受宗教影响的农民更是认为土豆的块茎长期埋在地下,是肮脏和缺乏阳光的。而"地下是撒旦的天地",吃这样的东西相当于沾染魔鬼的身体。直到两个世纪后,欧洲人才逐渐接受食用土豆,因为它耐寒耐干,十分高产,只要晒干水分,甚至可以储存数年。除了维生素A和D以外,土豆几乎含人体所需的每一种重要维生素和营养物质。
饱受战乱侵袭的欧洲村民很快发现了种植土豆的另一个好处,不容易被征税,也很难被人夺走,因为土豆生长在地下,可以躲避征税者的目光。四处掠夺的士兵会抢走农民的谷物,但很少会停下来慢慢挖土豆。后来随着长期战争导致粮食减产,人都快被饿死了,哪有时间管土豆是不是撒旦的产物。
同时受到土豆影响的还有中国,土豆传入中国的时间为明朝万历年间。在此之前由于土豆与粮食分配的严重不均,中国人口很难突破一亿大关。而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全国人口居然达到了4亿,咸丰元年更是达到了4.3亿,是明朝的3倍多。能够创造人口奇迹的原因自然离不开土豆、甘薯、玉米这些农作物的传入。
历经三百年的传播,跨越明清两个朝代,外来的土豆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时至今日,土豆已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