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兄弟”产品。(本报恩施图片库 于斌武 摄)
恩施州平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厂区一角。(本报恩施图片库 于斌武 摄)
通讯员 于斌武
在恩施,提到薯片,人人都知道“黄氏兄弟”。
“黄氏兄弟”薯片是恩施最早出现的土豆加工产品,老少皆宜,家喻户晓。
“35年前,我和弟弟黄廷平决定一起创业。我们把鲜土豆切片用菜籽油炸脆,简易包装后送到市场试卖,一天能卖几十斤。”回忆起最初加工薯片的情景,黄廷安滔滔不绝,“菜籽油炸出来的薯片颜色较黑,不适合包装成商品。我们查阅资料,了解到一种进口棕榈油炸出来的薯片颜色好看,口感香脆。经过外出学习和数次试验,一款金黄色的薯片诞生了……”
黄氏兄弟成立的恩施州平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恩施市龙凤镇向家村。厂区门口的“黄氏兄弟”商标引人注目。来到厂区内,钢架大棚、老式锅炉房和砖混结构厂房,新旧搭配的建筑,见证了黄氏兄弟的土豆情。
30多年坚持做好同一件事不容易。
“到2000年左右,我们的家庭式作坊生意越做越好,年收入超过1万元,还解决了周边10余人的就业。”据黄廷安介绍,厂房分4个阶段建成,从最初的两口炸锅到家庭作坊式,再到现代化厂房,兄弟俩边发展、边投资,将小小的土豆做成精深加工产品,逐渐壮大。
2004年,黄廷安注册成立了兄弟食品加工厂,他的另外两个兄弟也参与进来。公司添置了两台半自动化薯片生产线,年加工鲜土豆达50万公斤。
伴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升,黄廷安开始拓展州外市场。他带着自家生产的产品到武汉、重庆和长沙等地参加农产品展销活动,与一些客商建立起联系。
为加快发展步伐,2009年,黄廷安将兄弟食品加工厂更名为恩施州平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黄氏兄弟”商标。随着公司产品走出州外,不仅畅通了销售渠道,还收获了良好口碑。一时间,产品供不应求。
“订单量突然增加,要想长远发展,必须从源头把控质量。”黄廷安说,市场变幻莫测,科技赋能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黄家几兄弟开始走村入户动员周边群众种植土豆,发展土豆基地,并与湖北民族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升级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新的土豆加工制品。
2015年,恩施州平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功晋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土豆加工设备和产品技改方面共获国家实用性专利12项,“黄氏兄弟”商标荣获“湖北省著名商标”。
波纹油炸薯片、油炸土豆条、脱皮土豆、干土豆片、土豆豆皮……生产技术提档升级,一系列新产品上市俏销,助力平安农业年加工鲜土豆超100万公斤。
2016年以来,“恩施土豆”步入发展快车道,平安农业抢抓机遇,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州级专项的扶持下,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加工厂房5000多平方米,添置加工生产设备10余台(套),加工规模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倍以上,其中薯片年产量达3000多万袋,是黄氏兄弟创业初期的100多倍,土豆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形成线上线下立体营销格局,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黄氏兄弟倾情于土豆产业,经过35年携手并肩奋斗,用青春、智慧和坚韧,诠释了农民兄弟对恩施土豆的挚爱和执着。
今年5月,黄氏兄弟在厂区打造了“薯王农庄”餐馆,推出一系列土豆美食,让游客认识恩施、了解恩施。
“乡村旅游逐渐兴起,在‘土豆花儿开’等一系列活动的带动下,恩施旅游业和恩施硒土豆越来越火,这是企业发展的又一机遇。”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黄廷安早有谋划。
在土豆事业上,黄氏兄弟会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