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激情的火把

唱响动听的彝歌

跳起欢乐的舞蹈、感受彝家的风情

相约秘境·燃情“彝”夏— 2023黑竹沟火把节

7月21日

来黑竹沟 奔赴一场盛夏狂欢吧

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黑竹沟镇是峨边彝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传承和保留着彝族古朴、浓郁、独特的文化及丰富的传统习俗。

7月21日— 23日,相约秘境·燃情“彝”夏— 2023黑竹沟火把节将在黑竹沟镇古井村和底底古村举行,本次活动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黑竹沟风景区等资源优势,结合点火仪式及火把**、彝家好男儿·摔跤竞技赛、多彩非遗·彝族刺绣展等特色文化节庆活动,传承和弘扬小凉山彝族特色文化。

7月21日晚举行火把狂欢夜,集中展示充满彝族魅力的民族风情,点火仪式、火把巡游,体验火把互动的激情与热烈,跳达体舞、唱祝酒歌、喝泡水酒,感受具有原生态、体验感、观赏性和互动性的火焰狂欢。

7月22——23日,通过彝绣展示、才艺表演、摔跤竞技等形式,举办特色文化节庆活动,展示多姿多彩的彝歌、民族服饰文化,演绎黑竹沟的多元魅力和民族风情。

好耶!好耶

今年峨边也有火把节啦

心动的小伙伴们看这边,编编提前

给大家准备好这份《峨边游玩指南》咯

赶紧转发收藏

值得一看的峨边美景

#EBIAN MEIJING#

峨边彝族自治县,是距离成都最近的彝汉文化展示窗口,神奇的北纬 30°穿越全境,滔滔大渡河水滋养全域,森林覆盖率高达79.27%。峨边不“边”,不管是搭乘新成昆铁路还是自驾前往都非常便捷,快来赴一场小凉山清凉之旅吧!

黑竹沟景区

闷热难熬的夏天,热气飘到这里瞬间降温,化为一缕清凉的风,吹过山岗,吹低草甸,吹过清澈见底的湖泊,吹壮肆意玩耍的成群牛羊。

黑竹沟的马里冷旧,彝语意为“铺满鲜花的草地”,被誉为现实版的“中国小瑞士”。走进其中,四周高山重围,中间地势平坦,太适合拍照打卡了!

图源@网络

“记忆峨边”历史文化街区

入夜,到 峨边沙坪镇滨河路,在全国非遗街区、乐山旅游新十景——“记忆峨边”历史文化街区转一转。

图源@王永春

该景点依托峨边的彝汉文化底蕴,通过景墙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讲述着峨边的文化发展历史,成为首个展现峨边历史长河、飞跃发展的影像文化街区。

记忆峨边实景演出

背峰山公园

背峰山有着“挡风的北山”之意,寓意为遮风挡雨、庇佑一方。背峰山公园以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章节内容为主题,由15座烽火观景亭、5123级台阶串珠连线。

你既能享受挥洒汗水的登山乐趣,又能追寻彝族文化的前世今生,还可以俯瞰峨边城区的绝佳景色!

乐西抗战纪念馆

在乐西抗战公路纪念馆,开启一段缅怀之旅。馆内综合运用了实物、浮雕、电子屏、观影等形式,全面重现乐西公路修建时期的历史过程,展现20多万民工褴褛开疆的不屈抗战精神。

古井村

古井村地处黑竹沟景区门口,在这里,身临其境感受彝族文化魅力。你也可以看一台彝族婚俗演出,了解少数民族婚礼……

底底古彝寨

别具特色的民俗馆、全新打造的特色书吧、上演彝族传统歌舞的日月广场......走进底底古村,一排排彝家新寨错落有致,远处青山悠悠、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

五渡镇铜河新村

“绿水青山,美丽渔村,弯弯的大渡河奔流不息……”走进五渡镇铜河村,一栋栋青瓦白墙的农村别墅屹立在青山脚下,俨然到了“世外桃源”。这里还保留有完整的茶马古道遗迹、天坑和溶洞自然景观,有独特的民间文化“说花红”,历史文化浓厚。

五渡镇先锋村

“湖光山色”先锋村,位于大渡河畔龚嘴电站库区,整个村子依山而建,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江南水乡风格成为大渡河国家级风景旅游道的一颗明珠和峨边旅游的门户景区。

值得一试的峨边美食

#EBIAN MEISHI#

彝族美食讲究新鲜、原味,食用方法以“大块”著称,风味独特,令人流连忘返。 没有美食的旅行是不完整,来了峨边就是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惹惹烧烤

到峨边怎么能不吃一顿烧烤呢?峨边烧烤独具自己的特色。特别是烤小乳猪、烤羊肉串、烤五花肉加上灵魂配料木姜子,就令人难以忘怀!

图源@吴小肥

蓝天炸洋芋

峨边的洋芋也是很出名的,炸的烤的都好吃,一定要拌上灵魂的折耳根,味道绝摆!

坨坨肉

在峨边有句话叫:“没有酒说话没精神,没有坨坨肉不像招待客人。”所以去峨边,一定要尝尝坨坨肉。

腊肉香肠

产自高山的跑山猪,以就近新采的冬青柏熏制,让这里的腊肉香肠别具风味。

坛子牛肉

用牛的腿子肉,加上食盐、木姜子面等调料放入坛子内封好,等待30天左右,坛子牛肉就可以吃了。

苦荞粑粑

苦荞粑粑有种苦荞的清香味,但不一定每个人都吃得来,蘸上蜂蜜比较好吃。

图源@李欣

连渣菜

连渣菜是彝族特色的风味汤菜,将黄豆用石磨磨成浆,放菜叶,点酸水制作而成,可吃原汁原味,不放任何作料,也可用湖海椒面等佐料做成蘸水蘸着吃。

图源@李欣

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编制

信息来源: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李 欣

校 对:杨 丹

审 核:谭 莉

签 发:徐 燕 平

版权声明: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争议,请留言或联系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