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会宁,有一道名小吃,叫“搅团”。有句咱们当地的俗语说:“搅团,撒饭,娃娃老人的好饭。”就是说,搅团光滑筋道,不用咀嚼,入口便可滑入肚中,而且搅团食材多样,多以杂粮为主,易消化,对人们的身体大有好处。说起搅团,相信咱们大多数会宁人并不陌生,并且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但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道小吃,在咱们会宁却是独一份。它独特就独特在,食材独特,做法独特,传承更为独特。
搅团,定义为“用面搅成的浆糊”。起源陕西,甘肃。根据主要用料不同,分为荞面搅团、玉米搅团和洋芋搅团。在咱们会宁,荞面搅团是大众最为常吃,也最为家常的做法。
洋芋搅团
在会宁县白草塬镇北刘村,这里有家喻户晓的“杨家油坊”,而“杨家油坊”的洋芋搅团,家族传承百年,成为北刘村乃至会宁县,一道独一无二的特色小吃。
白草塬镇北刘村村民 杨显胜:
咱们会宁其它地方可能没有这个东西了。我们这个搅团是从清朝时候流传下来的。家里面的小孩、老人都特别喜欢吃,嫁到外面去的女儿回到娘家就想吃这个。
美食•搅团
1
7道工序
说起家族传承的洋芋搅团,杨显胜的神情兴奋中带着自豪,因为这道小吃,自清朝时自家祖先学会制作一直至今,要经过相当复杂的制作流程,分为:选、洗、煮、剥、晾、打、调等7道工序。
美食•搅团
2选/洗/煮/剥/晾
选洋芋以无裂痕、无虫疤的粗皮旱地洋芋**。经过两三次清洗,洗去沙子泥土,便可按比例加入水煮洋芋。火候要恰到好处,大火猛催,快熟时文火慢炖。选择裂开口子、瓤黄面饱的洋芋趁热迅速去皮。去皮洋芋晾到案板之上,要凉到稍存余温即可投用,温度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
THE GIRL
美食•搅团
3打
打洋芋搅团得有石臼和木槌两样工具。首先将晾好的洋芋逐个放入石臼,同时用木槌对石臼中的洋芋慢慢挤揉,这时洋芋之间尚未粘连,用力捶打洋芋块会四散飞溅,待洋芋揉到稍有粘性,团在一起时便可抡锤猛打。打搅团是件力气活,要几个人轮番揉打,才能打出柔韧劲道、色泽黄亮、香味浓郁的质量上乘的搅团。
记者 周婷婷:
快要成功的时候,婷婷来试着砸了两下,感觉特别吃力,整个过程非常耗费体力。所以,从杨氏家族洋芋搅团的制作过程当中,我们能深刻的体会一句话,就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一锤一臼砸下去的,是西北农民对食物的尊重;一锤一锤砸响的,是劳动人民对收获的欢喜和珍惜;一酱一料调起来的,是人们对精神世界满足地喟叹。
评论
洋芋搅团复杂、辛苦的制作过程,提醒着人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当我们习惯了速食食品之后,端起亲手制作的美食,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杨显胜坚定地说,杨家油坊的洋芋搅团肯定能家族代代相传,他们坚定的是对家族印记、家族味道的传承,坚定的是对劳动带来的精神世界的满足,更为坚定的,是对蒸蒸日上的好日子的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