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籽的入药名称为牵牛子,来源于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一般有黑、白两种,分为黑丑和白丑。牵牛花籽的功效与作用是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以及气逆咳喘、虫积腹痛等。
本品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和大肠经。牵牛子在历代本草中都有收录,如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里就记载“牵牛子可以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唐代甄权的《药性论》中也记载“牵牛子能够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记载“能够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本品在使用中还需要注意用药禁忌,如孕妇禁止使用,胃弱气虚者忌服,在用药时不要和巴豆、巴豆霜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