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亮亮,男,河南通许县人,是通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毛氏贴膏药制作技艺“第七代传承人,家住中州名镇——四所楼镇前毛庄村。出生于1986年的毛亮亮,2008年跟随第六代毛氏膏药传承人毛凤礼潜心学习膏药熬制技艺,学成之后于2014年在通许县玉皇庙镇开设保健理疗店,为当地老百姓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病症,效果良好,收费低廉,造福一方。他还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免费为十里八乡的老年人及低收入家庭人员诊治各种疼痛病,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毛氏膏药,百年历史,一脉相传
据资料记载,“毛氏贴膏药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经有120余年、七代人。第一代传承人麻同仁,在清末时期约1900年,通许县人毛有训与逃难至河南省扶沟县的义和团拳师麻同仁相识并交为好友。麻同仁在扶沟县卖艺兼卖膏药为生,其所熬制的膏药对跌打损伤、关节疼痛有奇效。他与逃荒至此的毛有训义结为金兰,便把熬制膏药组方、技艺传承给了毛有训。第二代毛有训将膏药熬制技艺传承给儿子毛建德,第三代传承人毛建德又将技艺传承给他的儿子毛继文,第四代毛继文传给儿子毛广祥,第五代毛广祥传给儿子毛凤礼,第六代毛凤礼又将毛氏膏药制作技艺传承给了他的侄子毛亮亮。
毛亮亮对记者说:“看着病人解除病痛后的喜悦,看着病人送来的一面面锦旗,作为毛氏膏药的第七代传承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毛氏贴膏药制作技艺”发扬光大并很好的传承下去。趁现在年轻,我不断学习专研中医药文化知识,在把膏药技艺做精的情况下,往相关领域横向发展,等年龄大了将我的终身所学传给下一代。”
毛氏膏药组方精良,炮制流程复杂
毛亮亮说,毛氏膏药组方精良。其功效为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广丹、海马、红花、 白花蛇、苏木、蛇蜕、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48味中药材。辩证加减。主治颈、肩、腰、腿痛等慢性劳损性疾病。膏药具有效果良好、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安全无痛苦等特点。
在采访时,记者有幸见证了毛大夫熬制“毛宇一贴膏药”的整个炮制流程。只见毛亮亮大夫将48味中药材洗净晾干,并依次放入大铁锅中,加入桐油适量、搅拌均匀。在熬制膏药的整个过程中只用芝麻杆作为烧火材料,据毛亮亮大夫说,祖上传下来的用芝麻杆熬制膏药效果良好,其它烧火材料替代不了。
膏药熬制时,初以大火熬制至冒大泡沫,泡沫为白色微黄,熬制一会泡沫变小再改用文火继续熬制,边熬边用长木棍在大铁锅内不停地搅动,一是防止药材糊底,二是便于药效更好的从药材中释放出来。当熬制一个小时有余,至膏药呈粘稠状时,捞出药渣,继续文火熬制。观察到药液熬到一定程度时加入广丹,药液立即变为红色,继续熬制搅动。
膏药之黑功在熬,膏药之亮功在搅,在整个约一个半小时的熬制过程中,需不停的以木棍搅拌。在下入广丹后熬制一会,用口含水喷入熬制的药液内,药液瞬间由红色变为黑色,喷水的作用一是降低药液温度防止熬老,二是水突然遇热变成水蒸汽带走药液内的毒素。再熬制一会,药液成为黑色膏状,并不时拿木棍沾取药液滴入旁边盛好的冷水盆中,观察药液的成熟程度,不能熬嫩了,也不能熬老了,熬嫩了药效不好,熬老了这一锅药就废了。
当膏药液体熬制好后,趁热倒入另外一个盛有冷水的大盆中冷却浸泡,浸泡的目的是去除膏药火毒。刚熬制好的膏药还不能使用,要每日换一次水,浸泡七日后方可膏成。熬制膏药时一个人烧火,一个人不停地搅动药液,另外一个人在一旁接水递物,整个过程毛大夫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摊膏药时,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隔水加热或文火上熔化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药膏均匀摊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成。
毛氏膏药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极高
时至今日,毛氏贴膏药制作技艺已经传承了120余年,其炮制与疗法具有组方精良、药材纯正、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采用古法制作,在膏药组方中体现了君臣佐使、归经等理念,传承了中药传统炮制经验。在熬制、下丹、火候上都有严格要求,体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价值。
100多年来,特别是在缺医少药的清末、民国和解放初期,毛氏膏药的施治对象多为广大乡村的老百姓,以低廉的价格解除了患者病痛,造福社会大众,在通许县中医药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毛氏膏药还与清末、民初豫东地区的义和团、红枪会农民武装有关,具有历史价值。膏药施治方便,毒副作用小,相对西药价格低廉。至今,膏药仍被广大农村民众视为治疗筋骨伤痛的首选办法,在保护民众健康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毛氏膏药制作技艺的抢救与保护
在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下,2016年,通许县非遗保护中心对毛氏膏药制作技艺及代表性传承人群体和技艺现状进行了调查,对第七代传承人毛亮亮,进行了实地拍摄、建档,收集文献资料6000余字,采录影像资料数小时,拍摄照片达100余张,进行数字化保存。2019年3月,毛氏膏药制作技艺被命名为通许县第二批非遗项目。同时,毛亮亮被通许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命名为通许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毛氏贴膏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7月,毛亮亮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注册“毛宇一贴”膏药商标。
2020—2021年,毛亮亮陆续筹集资金数万元,更新了药柜、药罐、中药材粉碎机等器具,在前毛庄家中建起了保健理疗馆,为地处偏远的农村民众提供中医药保健服务,设置膏药技艺展板等,宣传中医药文化,积极参与乡村捐助新冠肺炎防控、志愿者活动。
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