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3种麦茬地芝麻栽培技巧,配合2种神器,既轻松又增产
几乎所有的新的科学技术革新都来自于实践,而农民作为最大的群体,就是最多的实践者,芝麻种植也是如此。在一般人看来,芝麻种植非常简单,那就是随便一撒,然后用脚踏一踏,或者用扫帚扫一扫,也可以用锄头抹一抹,剩下的就老天吃饭了,这就造成了群体数量少、分布不均匀、大小不一和幼苗瘦弱等现象,结果就是产量低,效益低,一般产量不超过200斤。但是新农人小樊去年种植的芝麻,配合2种神器,产量却达到了亩产402斤,产出香油整整200斤,价值4000元。
小樊种植芝麻完全和别人不一样,可以称作非常规手段,但是这种栽培技巧很实用又简单。采用育苗移栽、浇水移苗、追施肥料,才开始被多个老农讥笑,今年却都跟着他种起芝麻来了,这种现象令人深思。
我今天就按照选择品种、种植模式和麦茬地芝麻高产经验三方面进行介绍,其中经验也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培育壮苗、移栽管理和追肥。

一、选用优质品种
小樊说,我们这里非常适宜种植芝麻,芝麻品种可以选择黑芝麻,也可以选用白芝麻,黑芝麻价格高,但商洛市并没有形成规模,就卖不出好价钱,最好选择含油量高的白芝麻品种。如中丰芝一号白芝麻品种,含油量高达56.6%,而其他品种含油量在53%左右。小磨香油在本地销售价格在20~25元,根本不愁卖。
二、种植模式
芝麻属于高杆作物,虽然也可以在春玉米地里套种,但主要的方式还是纯种,也可以和红薯、绿豆等豆类这些低杆作物套种。具体套种模式根据不同地力要求决定。商洛市栽培芝麻的地块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为河滩地,也就是小的河流周围的淤土和沙土地,大部分都没有坚固的河堤,土层也很薄,一般以纯种为主。
第二种地为土层瘠薄的大寨田。这些地块也属于原来的河滩地,经过远距离填土改造而成,土层瘠薄并不适宜种植玉米等作物。这种地块一般采取起垄种植两行红薯,在垄沟种植一行芝麻的套种模式。这种模式对于红薯产量影响并不大,而芝麻相当于额外收入。
第三种属于坡度较大的山坡地。一般选择阳坡地种植芝麻产量高,阴坡地生长发育迟缓,蒴果少,且单个蒴果芝麻粒少。这种地块可以纯种芝麻,也可以利用芝麻和小豆、红小豆、三季豆等豆类套种,一般芝麻行距1~1.2米,中间点播豆类。这种模式也有不种植小麦,提前播种或者移栽的。

三、麦茬地纯种芝麻高产经验
在商洛市,麦茬纯种芝麻应该在海拔700米以下的低山区种植,因为该地区可以在6月10日以前栽植芝麻,这样的芝麻生育期较长,开花结果期正处于温度25~33℃之间的高温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1.培育壮苗。
实践证明,麦收前20天左右育苗移栽,可以提前生育期20天以上,可以起到以下作用:①降低株高,减少倒伏:②降低结果部位,蒴果数量增加:③结果期正处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蒴果内芝麻粒数量多,产量提高。
具体方法是:选择距离水源比较近的地块育苗。育苗地和大田面积保持在1:5~6之间。芝麻种子千粒重在4克左右,每亩地需要200克芝麻种子已经足够。育苗方式一般采用穴播或者条播,穴播株行距30×30厘米,条播行距35厘米,挖穴或者开沟5厘米左右,先浇水后撒种,上面覆盖一层过筛腐熟农家肥即可,不必要太厚,否则会影响出苗。如果空气温度超过30℃,连续晴天的话,就需要覆盖一层作物秸秆或者遮阴棚遮阴。芝麻种子在有墒情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全部出苗。出苗90%以后,如果缺墒,可以用洒壶喷水。方幼苗长到3片叶的时候就可以移栽了,最迟不能见花。

2.移栽。
如果麦收后土壤干旱,又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只有喷施多效唑延迟幼苗生长发育,等到有墒情的时候移栽。无论如何,麦收后第一时间必须挖窝等雨。在河边地块,可以利用抽水泵浇水移栽。因为栽植芝麻的地块大部分属于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所以,就必须在移栽的时候用农家肥掩窝,并且密度大一些为好,一般株行距为25×30比较好,分枝性强的地块密度在30×35厘米比较合适。
虽然芝麻幼苗移栽成活率很高,但是最好移栽在晴天下午进行,避免幼苗枯萎或者叶片干枯。最好第二天是阴雨天气,如果第二天是晴天,就必要利用带着树叶的树枝遮阴,一般采用杨树枝条、蒿草等遮阴,面积较小的,可以用遮阳网遮阴3天即可。

3.追肥。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芝麻不需要追肥就可以生长良好,但是如果施肥一次,以后再也不会这么想了。追肥最好是在开花初期进行,如果追肥太早,幼苗生长速度快,开花部位提升,容易倒伏。追肥一般使用稀释人粪尿进行,如果没有,就只能选择尿素加复合肥了。一般的施肥标准是:每亩地施入尿素5~8公斤,加上三元复合肥15公斤左右。
如今的施肥和移栽方法早已经改变,人们经常选用网上购买的小型农业机械进行。栽苗用栽小型苗机械,追肥用小型追肥机械,速度非常快,效果非常好。在抖音上搜一搜,也可以在什么最爱搜搜一搜“追肥神器”或者“移栽神器”,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一个人简单操作,一天可以移栽苗木5亩地以上,追肥10亩地也有可能。

其实,芝麻精细管理也很复杂,其中包括育苗地除草、间苗、分苗等,也包括移栽后的初期浇水缓苗、除草、摘除老叶病叶和后期的叶面喷肥等各个方面。但是关键一条就是尽量利用河水、溪水等水资源,养成幼苗期浇水保证成活率和减轻缓苗习惯,中后期尽量控制土壤含水量,做好病虫害预防,实时收获和加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