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选择抗倒性强、抗菌核病、单产高的双低油菜品种,如赣油杂7号、赣油杂8号、华油杂62、阳光2009、浙油50等稻油两熟中熟品种,丰油730、阳光131、 赣油杂1009等油稻稻三熟早熟品种。

2.适时早播。采用人工撒播免耕机开沟或机直播方式,播种前采用灭茬机灭茬或在水稻收割机上加装切草装置,改变秸秆焚烧还田方式,提高土壤有机质。播种时若墒情差,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后灌一次 “跑马”水,水不上畦面。

3.合理密植。亩用种0.2-0.3公斤,每亩密度达到2.5万株以上,为夺取高产奠定基础。

4.开好“三沟”。移栽前或播后开好“三沟”,畦宽2米,沟深25厘米,每块田四周开围沟,长度超过40米的田块每隔20-30米开一条腰沟,围沟、腰沟深30厘米。及时清沟理墒、保持“三沟”畅通,降渍防渍,促进根系生长、保证壮苗,提高抗病能力、防止菌核病等病害发生。

5.科学施肥。根据测土结果,调整施肥配方,重施底肥、苗薹实时调控、重视施硼。首先施足底肥,  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15-15) 35公斤、钙镁磷肥15-20公斤、硼砂1公斤;其次,要早施苗肥,促苗早生快发,一般在定苗(移密补稀)后,  每亩施尿素5-6公斤淋施或雨前撒施;入冬前施薹肥,于春节前每亩施尿素5-6公斤、氯化钾6公斤。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可推广应用“宜施壮”等高效油菜专用缓释肥作底肥,每亩一次性施用40-50公斤即可。

6.病虫草防治。防治油菜菌核病在油菜初花期施药,发生重的田块在盛花期再施药防治1次,可选用菌核净、啶酰菌胺、氯啶菌酯、咪鲜胺、腐霉利、多菌灵、菌核· 福美等药剂防治。防治霜霉病在发病初期用药,可选用代森锌等药剂。防治蚜虫在盛发初期用药,可选用噻虫嗪、抗蚜威、溴氰菊酯乳油等药剂。防除杂草可选用乙草胺、地乐胺等进行土壤喷雾处理芽前封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