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带壳播种开始盛行,真的能高产吗?和脱壳播种比有什么优势?
导语
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且用途广泛的重要经济作物,它不仅被人类用作食物,还可以提炼出花生油、制成花生酱等多种食品。
然而,尽管花生在我国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但其种植技术却在一些地区显得相对落后。
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的干旱区域,花生的种植技术面临着许多挑战。
近日,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流行一种新颖的花生种植方法——带壳播种法。
这种方法究竟有什么优缺点?
它真的能够提高花生产量吗?
随着这种新技术的推广,农民们对于这种方法的好坏之间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如果把花生分为两大种植地区,那么南方主要偏向于脱壳播种,而北方则普遍采用带壳播种。
其中,山东的沾化区最为突出,他们的带壳播种一年比一年流行,几乎90%的花生农户都在用这种方法。
花生为何在北方干旱地区盛行?
其实也不能说北方一定只有带壳播种,南方也有此种情况。
但是南方因为气候适宜花生产长,所以即使不脱壳播种,其收成量也是非常高的。
反观北方,花生主要是作为经济作物,虽然经济价值非常高,但是因为其适宜温度比较高,更偏向于南方地区,所以北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限制了花生的优质高产。
我国的大部分花生产区集中于南方,因为南方阳光充足、气候湿润,非常适合花生这种喜温喜湿的植物。
在南方,每年春季播种后,经过炎夏的期盼,在秋天收获时节能够给农民带来丰收和喜悦。
南方不知道有多适宜种植花生,我国很多地方在一提起南方落地成熟的花生都是羡慕,还有人感叹:“离家太远了!不然就自己种啊。”
而且除去气候因素外,南方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也不缺少肥料。
与之相反,我国北方由于严酷的干旱环境使其只能勉强种植一些旱作物,这样才能保证粮食安全。
那么既然北方没有好的降雨量,那就人工浇灌呗?
这是一些人的简单想法。
但水资源的重要性除了降雨量之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就是耗水量。
与南方潮湿的环境不同,北方属于比较干旱少雨的环境。
人工浇灌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不仅储量有限,而且抽取难度非常大,就算将地下水抽到地面,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输送,提高了农业发展成本。
除却水资源的问题,北方还面临着选择种植什么的问题。

以山东沾化区为例,该地区靠近渤海湾,地势低洼,土质沙壤,渤海湾沿岸曾是一片海域,上世纪50年代该地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垦,将淤泥中的盐分清退后,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一片“黑土地”。
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成为最适合种植花生的地方。
沾化区种植的多是优质品种,其实不止是沾化区,整个山东花生种植都有着这样的趋势。
再加上土壤中丰富的有机肥料,可以说所有条件都是齐备的,但就是因为缺少较高的降雨量,使这些优质的土壤和优质品种没有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倘若是其他作物,它们都有耐旱或者喜旱品种,所以可以跳过人工浇灌这一环,自行适应环境存活下来。
但轮到比较娇气的花生时,就稍显欠缺了。
所以说,在条件合适的地方,如果没有降雨量,就只能人工浇灌,如果没有地下水,那就要考虑其他一些方法,比如滴灌、喷灌等,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采用优质品种进行高标准管理。
带壳播种真的能提高产量吗?
相比起来,南方的花生种植管理就是前文所说的比较科学:
第一,采用科学施肥。
从18世纪开始,我国滨州就开始广泛使用肥料,但一直以来并没有太多先进的施肥技术,所以他们施肥时主要凭经验,只要看到作物长得好就行。
肥料施用量上并没有标准可循,所以不同农民施肥时,根据经验不同导致施肥量也不同,因此造成了肥料浪费严重的问题。
第二,杂草这块严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也成为一个不小的问题。
自然界本来就会发生竞争现象,更何况是资源有限的人类耕作呢?
杂草与作物之间争抢阳光、争抢水分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我国南方,由于早期技术水平也较落后,还曾经遍布我国各地。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在我国北方一些从事多年农业生产的先进商家引入了这些先进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方法。
比如除草剂的使用,对杂草问题进行了有效治理,也让农田中的杂草数量大大减少,使作物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除草这一块虽说不怎么起眼,但是影响非常大,说它影响了整个植物的正常生长也不为过,所以一点也不忽视,为此附上除草剂使用标准:
在播种前在土壤中进行施入,地膜覆盖后不易蒸发,可抑制杂草幼芽发育,并且要注意根据土壤特点选用合适药剂;
土壤温度保持在12℃以上有利于活化药剂;
行间处理要在苗前处理;
全田处理是在播种前开展,一般用于秸秆较多、作物茬口较厚等情况里。
第三,高标准管理下,高质量高产量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比较潮湿,还容易滋生病虫害,一旦造成损失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病虫害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起初,传统上主要是农药进行喷施,在每亩地上都会施加一定量的农药液体或粉剂。
现代化农业又进一步将喷头改为喷雾装置,对病虫害进行精准化控制,使病虫害遭受损失更小,对作物生长更有利无害,因此质量产量均可大幅提高,更加深层次的新型精准喷雾装置值得推广。
除了上述提到过得管理外,收获时机也是决定产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行间机械大型收获设备无法进入,所以大型主线机械割茬后需手工完成其余工作,这就需要劳动者及时将土中的果实清理出来。

带壳播种有何优势?
既然北方有这么多缺陷存在,为何还是选择带壳播种?
其实带壳播种与脱壳播种各有优劣和影响:
一方面,在常规栽培条件下,由于下雨量不大,如果选择脱壳播种,那么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会很快降低,而此时贮藏性又差的脱壳播种就会造成出苗率不高;
另一方面,由于加工环节繁琐且耗时较多,还有可能误伤优质品种,使颗粒饱满度降低,所以不是所有地方都用脱壳播种,这就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地方条件的方法;
另外,由于加工环节比较繁琐,使得往往选择带壳播种可以节省人工成本、肥料成本和水分成本,再加上果实一般相对比较饱满,更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这就对经济效益提出建筑性方案了。
例如山东沾化选择带壳播种后不仅改善了当地经济效益,还提高了花生抗逆性和栽培潜力,为其他地方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带壳播种的方法确实优于其他方法,但它并非完美无缺,由此更加深入了解它,可以从中学习更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从而在其他地方推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