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上万白领日常数猪?没事,AI进村了



有一位在四大的朋友,说过:大家都问我审计是干吗的,回答:“数猪”

四大: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指世界上著名的四个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德勤(DTT)、毕马威(KPMG)、安永(EY)。

四大审计入职工资在8-12k左右,是实打实的高薪白领

平时的他们是这样的


四大审计,进村数猪


前一段有个新闻——德勤养猪场事件,也是通过这件事,大家总是戏称审计不就是数数猪嘛~但你知道怎么数猪吗?


德勤审计人员:盘点一大群猪,但是猪又会跑来跑去,不会老老实实呆在那。于是数过的就把猪尾巴系个绳。想象一下群猪乱舞,猪粪满天飞的场景…...猪呢,分为公的和母的,母的猪是不能卖的,一般是生产型生物资产,和公猪不同的。所以去到现场,你首先得判断猪是公的还是母的,不能被企业的人随手一指给糊弄了。
后来想出办法是拍照,通过照片来数猪的头数。结果拍照时开了闪光灯,导致猪群受了惊吓,母猪咬死了自己的小猪仔。工作人员笑说,你们不来还好,一来就盘亏了一头。

于是客户晚上带着悲伤的心情,和这位审计吃了一顿猪肉大餐…

“魔幻”的AI进村养猪

“母猪杜洛克C7259号,没有怀孕,请在12小时内再次安排配种!”如今,国内一些猪场工作人员已经能在自己的电脑上看到这样的提醒。

与此同时,长白山精气神养殖基地里,一只母猪在猪栏中的六个食槽一一凑过去,但都没有通过面部识别。饲喂机纹丝不动,就是不给投料,它只能落寞地走到墙角趴下。

工程师在App上查了一下状态,原来智能饲喂机识别出这头猪的当日进食量已经达到配额,不能再吃了。

猪舍管理智能APP丨图源果壳

在这之前,京东数科工程师李佳隆第一次来到山东滨州实地调查养猪场时,尽管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他还是被猪场扑面而来的氨氮气体熏得流出了眼泪。

传统猪场的气味让人无法忍受丨图源百度

当时,同行的同事们甚至还买了口罩、防毒面具、鞋套,“你能想到的一切都带了”。然而几天过后,大家都默默地把这些行头留在了宿舍里。防毒面具下岗是因为猪臭味渗透力太强防不胜防,鞋套则会在行走时被猪粪吸住,稍不留神就会中招,“戴了还不如不戴”。

李佳隆说道,“都2017年了,农户还在肩扛饲料、手工拌料、手动称重,所有的环节都要人来做。”

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集体AI化

对于中国的养殖户来说,养猪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耗心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大到猪的生产出栏,小到猪的吃喝拉撒,猪的每一个成长环节都不能离开人的监控。因此,养殖场里少不了人日夜巡舍,养殖户也往往住在离猪圈不远的地方,与猪同呼吸共进退。

猪场需要大量的人力丨图源百度

当有猪生病时,“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毛病就更明显了。“昨天看到有猪打喷嚏,拿来药找不到到底是哪一头了,只好把抗生素拌进料里,一栏猪都喂了。”葛洪说。


但在工程师眼里,这些困扰养殖户多年的苦活累活,正是人工智能(AI)的用武之地:人不可能24小时监控猪场,捕捉分析猪发出的每一个信号,但机器人可以。

眼前这只猪,我数过了吗?

工程师来到猪场的初衷,其实是为了解决一个金融部门同事提出的委托。

为了报税,所有农户都需要为自己的存货即消耗性生物资产做上报,而审计来做统计的时候,就会遇到我们文章开头讲的情况。

四大审计,猪圈数猪

于是,京东数科决定开发“猪脸识别”系统,以确定猪只的身份。

而京东的智能养殖技术除了利用「猪脸识别」实现猪饲料的精准配置,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等也都完全由系统自动调节。

按照京东的测算:这套系统养殖人工成本减少30%~50% 左右,降低饲料使用量 8%~10%,并且出栏时间平均缩短 5~8 天。如果全中国所有猪场都用上这套系统,每年可降低 500 亿元的成本。

相较于外出务工,养猪投入大,风险高回报率低,许多农村散养户开始退出养猪行业,曾经重度依赖散户生产的养猪业正在遭遇无人愿养的危机。

有了人工智能监控系统,再也不用在猪圈边等着之后,类似的简易监控摄像头村里的另一位养殖户郭爱红家也有。“去年过年时候,她边打麻将边在手机App上看猪圈,人人都羡慕。”

不仅是解放了农户,审计数猪这个多年的梗顺便也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