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药|薏苡仁

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薏苡仁。薏苡仁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薏米,又称薏米仁、薏仁、薏仁米等。
薏苡仁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我国古籍对此多有记载。相传,薏苡仁原产我国和东南亚,公元754年我国即把它列为宫廷膳食之一。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大将军马援在交趾作战时,因南方山林湿热蒸郁、瘴气横行,所以他经常食用薏苡仁。不但能轻身省欲,而且能治疗筋骨风湿,避除邪风瘴气。
由于薏苡仁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在日本,最近又被列为防癌食品,因此身价倍增。薏苡仁具有容易被消化吸收的特点,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医疗,作用都很缓和。

- 拼音
Yì Yǐ Rén
- 别名
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
-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及杂质,收集种仁。
- 性状
本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较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甜。

- 性味
甘、淡,凉。
- 归经
归脾、胃、肺经。
- 功能主治
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 注意
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文字来源:《中国药典》、《中华本草》、《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编辑:杨静怡
审核:陆雨婷
终审:傅红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