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艳阳高照,在车岗镇布马村早造紫米谷收购现场可以看到,农户成群结队开着自家的货车、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陆陆续续地把紫米谷拉到村委会广场,每家每户的紫米谷都堆成了小山坡。前来收购紫米的大货车让整个广场显得有点拥挤,五十多个农户相互帮忙,搬运、过称、登记、装车……忙得不亦乐乎!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容,一片热火朝天、喜气洋洋的景象。

  “这些紫米谷公司全部都会收购,根本不愁卖,刚过称完的紫米谷卖出了2000多斤,预计可以获得到6000元收入左右。晚造紫米种植我打算继续种紫米,有能力的还要多种几亩。”村民董少用满怀笑意地说道。董少用是布马村的精准扶贫对象,自2017年开始加入村合作社开始种植紫米,每年单靠种植紫米收益都有近万元,加之平时在村中的公益岗位进行日常清洁打扫,已经实现脱贫目标。

  2.jpg1.jpg

  紫米种植作为布马村产业扶贫项目,由布马村的新兴县曾天全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新兴县耕田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广种植。公司免费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协议回购,合作社提供担保,农户负责种植,加之今年风调雨顺,布马村紫米谷喜获丰收。按照早造紫米谷收成情况统计,紫谷产量达6万斤,以收购价每斤3元,保守估计农户收入近20万元,预计一年全村增收50万元。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长久之策,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云浮市财政局扶贫驻村工作队与车岗镇党委政府不断探索适合布马村情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抓党建促脱贫,就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脱贫攻坚战中冲在前面,培育农村党员致富能手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曾天全担任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第一时间将自家3亩多田地全部种上了紫米,其他两位支委成员也种植了5亩紫米,并发动有能力的扶贫户加入到合作社种植。村委的带头示范让其他村民群众坚定了信心,目前布马村共有43户农户参与到合作社种植紫米,其中贫困户17户,种植面积达100亩。晚造紫米种植登记工作正有序开展,预计合作社农户将增加到70多户,并辐射和带动周边平沙、洞表等村委会,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到紫米种植行列中。

  紫米种植项目在生产经营中,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技术问题,部分农户常常担心对种植技术不了解,而造成产量不理想,收益不佳。为此,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千方百计地帮助合作社查找原因,对症施策,提供相关信息,开展技术交流及咨询服务;同时联合合作社将购置的肥料物资如有机肥等免费发放给社员,为群众解决后顾之忧。年初,农户曾见知家种植的紫米,挂穗期间长势不良,合作社人员及时向上级农技部门和合作公司反映,叮嘱其及时除虫育肥。看着紫米谷能顺利出产,他满足地说:“有了合作社,怎么种都由公司和合作社指导,种植更放心!”

  合作社负责人曾天全表示:“紫米种植比种常规的杂交水稻增收1000元左右,合作社提供的各项服务和技术到位,群众尝到了收益甜头,种植积极性就提高了。下一步计划是继续鼓励支持扩大种植面积,打造‘布马紫米’的绿色招牌,提升紫米的质量和知名度。”

  3.jpg

  脱贫攻坚既要树立“帮扶责任主体”意识,又要建立“脱贫主体”意识。核心主体还是贫困群众,立足村情民意、因地制宜扎实地开展产业扶贫工作,促进布马村村民和贫困户经济增收,既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又加深了村民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布马村“第一书记”陈永文谈到:“通过产业扶贫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通过紫米产业种植,鼓励贫困群众用勤劳的双手走出致富道路,我们的脱贫成果才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车岗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