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稻草堆





九月到十月间的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着收割最后一季水稻。水稻脱粒后剩下的稻草,在婺源这边,它们可是宝物,没有农人会舍得丢弃。因为大有用处,通常一扎一扎地捆起来,在田间插上一根稻草垛杆(婺源方言为”禾杆炬”),围着这根杆子层层叠得地堆起来。等到冬季风吹日晒被晾干后,人们就会把这些稻草陆陆续续挑回家。





稻草堆上面的稻草,下雨天可以用来引柴火,家里养鸡的用来做鸡窝,有养牛的就用来铺牛栏,有小猪仔的就用来铺猪窝,帮助这些动物在冬天御寒。尤其在农村,每家每户几乎都会养上一头以上的年猪,不会忍心让它们直接睡在猪窝的水泥地上。用这些干稻草铺上去后,一方面可以维持小猪仔的良好睡眠,另一方面,平常猪的排泄物与稻草混合到一起后,会成为极佳的农家肥。





一座座遍布乡间的稻草堆,演绎着当地农家特有的风情。稻草旁有摇着尾巴的水牛,有飞来觅食的麻雀,也有从村里跑来野游的鸡鸭,不时还在草堆里遗下一窝暖乎乎的蛋,更有放学后在这里玩得忘乎所以的村童,直到父母呼唤才依依不舍回家……儿时的稻草堆是秋冬乡村周边最不寂寞之所在,而现在大家都逐渐迁往城市,农田十之七八都在荒芜,恐怕许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稻草堆了。但是稻草堆的作用以及历史功绩,一直让农人心存感恩。





◎文章版权归『在婺源公众号』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