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节选:比如减少了芝麻和黄豆的种植面积,在旱地上种了尽可能多的棉花,为嫁妆棉被之用。比如水渠边白杨树多余的枝丫和荒地上的野蒿,都被收集起来,早早的晾干当作柴火,为喜宴烹饪之用。比如炒米糖,红薯干,糯米粉,玉兰片……各种小吃,都是用地里庄稼为原材料做出来的美食,每一样都出自外婆之手,只想在小姨妈出嫁那天把最好的一切都献给亲友们。憧憬让生活过的充实,时间在期待中也流失的更快。
一转眼便到了十月,秋风送爽,初冬渐至,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小姨妈出嫁了,穿着漂亮的大红夹袄,由姨丈家的亲戚代表远道迎接。因为姨丈家离的非常远,需要走水路,迎亲来了好几只木船,都装上了马达,接亲的船只上都被贴了好多红联,远远的就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家人们只能依依不舍的目送她们到码头,望着迎亲的船只远行,泪水还是忍不住的夺眶而出,夕阳的鲜红一边加深了喜庆的厚重,一边又增添了萧瑟!迎亲的喜和出嫁的别,形成两种鲜明的对比。
小智那一晚吃了好多好多好吃的,也第一次睡了地铺,整个堂屋用干的稻草垫的松软松软,然后被并列铺满被子,就变成了一张超大的床,一张四五米宽的大床,小智高兴的从床的一边滚到另一边,这可比往日里在禾场上的稻草上滚的舒服多了!到了晚上他才听到远到而来的亲戚议论一些关于婚嫁的习俗,“牛儿牵进栏,新娘娶进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新娘总是在傍晚走进婆家被认为是最吉利的时候,大概又是哪一条封建思想的遗留吧?大概是包办婚姻只有在天黑了,新人在灯光下看不清对方的脸才避免了更多的后悔与尴尬。总之,小姨妈的出嫁,小智把肚子撑得圆鼓鼓的,又领略到地铺的乐趣,更欣赏到了唢呐的悠扬,他期待这种喜庆能够多延续下去,甚至等后面客人回家之后,小智还会请求妈妈给他在自己的床前铺上地铺,后来是小智爸以壁虎会在半夜里偷吃他的眼睛和耳朵为由,才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小姨妈出嫁之后,显得有点冷清,妹妹的照顾又少了一个人分担,舅舅便投入更多的时间来照看。周岁过后两个月仍然还在学步,始终让妈妈担心。
考虑了很久,妈妈还是下决心请驱邪的专业人士为她做一场大的法事破解关煞。87 年是个暖冬,晴朗的天气持续好久,给各种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小智爸自从在岳父这边安家后就很少去外公那里,没能成为外公的抱养孙都是因为家族的干涉,但是外公七十来岁身体依旧硬朗,年轻的时候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驱邪师,按称呼是小智的外曾祖父。听说是一直以来太真心实意的帮助别人,无形中泄露天机并得罪不少鬼魂,才造成了一生也没有儿子传宗,只生养了几个女儿。
农村里总会发生一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怪事,乡亲们已经习以为常,往往遇到发烧或是其它说不上原因的虚弱和头晕,就医又检查不出任何问题,那么就只能试试驱邪了。几张粗纸,几根檀香,几个纸扎的小人,几碟无需加工的生蔬菜,还有用水淘洗过一遍的米饭,大抵都是在天黑的时候,朝东南方向或是西北方向,由驱邪师虔诚的焚香祷告,然后低声的向前方与鬼神诉求和解,以保平安。这种标准的驱邪程序从很早就一直存在并延续至今,被鬼魂撞到的中邪者只要被驱邪师看一眼,就能很快的判断出被撞的时间和地点,然后准确的描述出那个鬼魂的体型特征,到底那些敬献的饭菜鬼魂有没有吃?到底用火烧过的纸人衣服和冥钱会不会被接收到?到底鬼长的什么样子?至今仍然是个谜,总之每次的驱邪仪式过后就能迅速的让中邪者康复!连农村里的很多医生都认可这种方式,也让驱邪师有着比木匠和瓦匠更加神秘更加崇高的身份。
小智爸去请外曾祖父,在外曾祖父的带领下,又陆续的召集了七八个知名度很高的驱邪师,外曾祖父有两个女婿也在其中。当时的情况不做大型的解除关煞仪式,的确不行,妹妹的身体太虚弱了,小智晚上睡觉时能从床顶上看到一排排的小人,身体粗壮,手持矛盾或铁链,一步步往前并行,就是在小智告诉这件事给妈妈之后,才下决心尽快给妹妹做法事的。
终于,小智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陌生面孔,第一次见到外曾祖父,高高的个头,斑白的短发,双目炯炯有神,仙风道骨,手指细长,却虬劲有力。另外两个姨爷爷也是不同凡俗,驱邪师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不严而威,令人肃穆起敬。
天还没黑,在外婆门前的大禾场上,早就挤满了乡邻,还有从好几个村子外步行了几个小时的慕名者,都来参观这场超大的脱关仪式。九位驱邪师穿上红色的长袍,头戴道帽,手持佛尘和摇起来会沙沙作响的铁剑,禾场最中间是叠加起来的几张大方桌,观众们自觉的站在外围,禾场的一角栽了一根满是细小树丫的大树枝,每个小树丫上都倒垂着一枝檀香,特别的好看,美其名曰铁树开花。那一场仪式从天黑持续到半夜,分为好多个小的仪式,解界,脱关,外曾祖父将他毕生的本领都展现出来,这不止是一场简单的脱关仪式。
一转眼便到了十月,秋风送爽,初冬渐至,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小姨妈出嫁了,穿着漂亮的大红夹袄,由姨丈家的亲戚代表远道迎接。因为姨丈家离的非常远,需要走水路,迎亲来了好几只木船,都装上了马达,接亲的船只上都被贴了好多红联,远远的就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家人们只能依依不舍的目送她们到码头,望着迎亲的船只远行,泪水还是忍不住的夺眶而出,夕阳的鲜红一边加深了喜庆的厚重,一边又增添了萧瑟!迎亲的喜和出嫁的别,形成两种鲜明的对比。
小智那一晚吃了好多好多好吃的,也第一次睡了地铺,整个堂屋用干的稻草垫的松软松软,然后被并列铺满被子,就变成了一张超大的床,一张四五米宽的大床,小智高兴的从床的一边滚到另一边,这可比往日里在禾场上的稻草上滚的舒服多了!到了晚上他才听到远到而来的亲戚议论一些关于婚嫁的习俗,“牛儿牵进栏,新娘娶进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新娘总是在傍晚走进婆家被认为是最吉利的时候,大概又是哪一条封建思想的遗留吧?大概是包办婚姻只有在天黑了,新人在灯光下看不清对方的脸才避免了更多的后悔与尴尬。总之,小姨妈的出嫁,小智把肚子撑得圆鼓鼓的,又领略到地铺的乐趣,更欣赏到了唢呐的悠扬,他期待这种喜庆能够多延续下去,甚至等后面客人回家之后,小智还会请求妈妈给他在自己的床前铺上地铺,后来是小智爸以壁虎会在半夜里偷吃他的眼睛和耳朵为由,才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小姨妈出嫁之后,显得有点冷清,妹妹的照顾又少了一个人分担,舅舅便投入更多的时间来照看。周岁过后两个月仍然还在学步,始终让妈妈担心。
考虑了很久,妈妈还是下决心请驱邪的专业人士为她做一场大的法事破解关煞。87 年是个暖冬,晴朗的天气持续好久,给各种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小智爸自从在岳父这边安家后就很少去外公那里,没能成为外公的抱养孙都是因为家族的干涉,但是外公七十来岁身体依旧硬朗,年轻的时候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驱邪师,按称呼是小智的外曾祖父。听说是一直以来太真心实意的帮助别人,无形中泄露天机并得罪不少鬼魂,才造成了一生也没有儿子传宗,只生养了几个女儿。
农村里总会发生一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怪事,乡亲们已经习以为常,往往遇到发烧或是其它说不上原因的虚弱和头晕,就医又检查不出任何问题,那么就只能试试驱邪了。几张粗纸,几根檀香,几个纸扎的小人,几碟无需加工的生蔬菜,还有用水淘洗过一遍的米饭,大抵都是在天黑的时候,朝东南方向或是西北方向,由驱邪师虔诚的焚香祷告,然后低声的向前方与鬼神诉求和解,以保平安。这种标准的驱邪程序从很早就一直存在并延续至今,被鬼魂撞到的中邪者只要被驱邪师看一眼,就能很快的判断出被撞的时间和地点,然后准确的描述出那个鬼魂的体型特征,到底那些敬献的饭菜鬼魂有没有吃?到底用火烧过的纸人衣服和冥钱会不会被接收到?到底鬼长的什么样子?至今仍然是个谜,总之每次的驱邪仪式过后就能迅速的让中邪者康复!连农村里的很多医生都认可这种方式,也让驱邪师有着比木匠和瓦匠更加神秘更加崇高的身份。
小智爸去请外曾祖父,在外曾祖父的带领下,又陆续的召集了七八个知名度很高的驱邪师,外曾祖父有两个女婿也在其中。当时的情况不做大型的解除关煞仪式,的确不行,妹妹的身体太虚弱了,小智晚上睡觉时能从床顶上看到一排排的小人,身体粗壮,手持矛盾或铁链,一步步往前并行,就是在小智告诉这件事给妈妈之后,才下决心尽快给妹妹做法事的。
终于,小智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陌生面孔,第一次见到外曾祖父,高高的个头,斑白的短发,双目炯炯有神,仙风道骨,手指细长,却虬劲有力。另外两个姨爷爷也是不同凡俗,驱邪师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不严而威,令人肃穆起敬。
天还没黑,在外婆门前的大禾场上,早就挤满了乡邻,还有从好几个村子外步行了几个小时的慕名者,都来参观这场超大的脱关仪式。九位驱邪师穿上红色的长袍,头戴道帽,手持佛尘和摇起来会沙沙作响的铁剑,禾场最中间是叠加起来的几张大方桌,观众们自觉的站在外围,禾场的一角栽了一根满是细小树丫的大树枝,每个小树丫上都倒垂着一枝檀香,特别的好看,美其名曰铁树开花。那一场仪式从天黑持续到半夜,分为好多个小的仪式,解界,脱关,外曾祖父将他毕生的本领都展现出来,这不止是一场简单的脱关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