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新绛融媒”,获取更多信息。

用水稻秆做“雕塑”,变废为宝促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走进龙兴镇娄庄村,在道路旁、广场上摆放着卡通娃娃、人物动物等造型各异的稻草工艺品,一个个形象逼真,仿佛组成了一个新的“稻梦空间”。

娄庄村种植水稻多年,种植户达百余户,面积千余亩。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水稻收割产生的大批稻草秸秆处理成为让人发愁的难题,娄庄村立足村情,发挥优势,将水稻秸秆回收加工成工艺品,增加村民收入。

娄庄村村委副主任 张高平

我们在县、镇各级领导的指引和支持下,我们专门组织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培训学习,掌握了稻秆艺术品制作流程,主要就是把稻秆加工成草帘、草绳,经过设计师设计、钢筋焊接成型,通过手工编织与绿雕技术相结合,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稻草雕塑”经济成本低,环保效益好,用它装饰村庄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同时也为大家放松游玩增添了新的场所,置身在稻草编织的环境中,寻觅一种纯真欢乐,唤起一份浓浓乡愁,度过一段难忘时光,成为人们放松解压的好去处。

村民 郭亚亚

这边都是我们娄庄村村民做的这个稻草深加工的工艺品,路边都有这个围栏,比较安全一点,大人也看护着,孩子在里面玩一玩也比较放心。

村民 郝锁良

这是我村子里拿稻草做的一个小游园,孩子可喜欢在这里玩,我天天都带着孩子来玩。

稻草深加工工艺品深受人们喜欢,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作为质朴天成、气味自然的艺术品,它适用于旅游景区、公共场所、农家乐等多种环境,独特的稻秆原材料让它能耐得住风吹日晒,形状保持时间长,装饰效果好,后期维护成本低,种种优势让它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娄庄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 赵建民

下一步,我们村计划注册成立公司,通过媒体网络大力宣传,提供定制、设计服务,把产品推出去,把品牌叫响,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带领全村人民致富。

融媒体记者 | 志豪 敏洁

扫码关注新绛融媒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