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看看还有多少人认识它?


小时候,春夏之交的阴雨天,大人就在家准备

一种东西,在我们湖北黄陂一带的农村,我们

称呼为“草葽子”,俗称打要子(音yao)。


那个时候,不要小看了这玩意,作用是大大的。

捆稻谷,捆麦子,捆草,捆棉梗,家家户户都

离不开。有不会打的,要央人帮忙打,或者去

赶集上街买。打要子这种活,有一定的技巧的

不是每个人都会,一般都是当家的男主人才会

偶尔,也有厉害的女同志也能打的好,那就是

巾帼英雄了。


打草葽子的稻草,是头年黄扑扑、清爽爽的稻

草。先把一捆捆稻草抖乱、散开,复用叉扬把

散乱的稻草杂乱而有顺序地堆集起来,三五个

有经验的老农围坐在周围就可以打草葽子了。


打好的要子,十个一扎,码的齐齐整整的,或

装入袋子,等到农忙时候,拿出来只用了。要

子要不长不短,结实牢靠,长了浪费,短了又

可能误事,不长不短够用最好。 每个当家人,

都有自己的心得的,好比巧手的女人,做的咸

菜,各有各的妙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时代在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犁田打地机

联合收割机,早把它丢进了历史的长河中了。

很多人,别说认识,可能压根就没有见过它了

除了50/60/70/80后的几代人,恐怕年轻人基

本上都认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