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蟾酥(chan su)
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及表皮腺体的分泌物,白色乳状液体或浅黄色浆液,有毒。蟾王蟾酥提取浆液,干燥,上色,密封保存后可以入药。
2
应用方式
治脱肛将蟾蜍皮烧烟熏患处,治疗效果极为好。
蟾酥粉:取蟾酥,捣碎,加白酒浸渍,时常搅动至呈稠膏状,干燥,粉碎。每10kg蟾酥,用白酒20kg。
3
产地
主产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省。
4
功效主治
主治小儿疳疾,脑疳。一又可治背部疔疮及一切肿毒。
5
药物性味
味甘、辛,性温,有毒。
6
采收加工
多于夏、秋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或放入缸中,用竹丝搅动刺激或用蒜、胡椒等物塞入其口,使刺激而分泌白浆,用竹刀刮下。将收集的白浆放入圆模型中晒干,为“团蟾酥”;或将白浆直接涂在箬竹叶或玻璃板上晒干,为“片蟾酥”,质量较佳。制剂一般采用酒制品。
7
适应症状
肝炎、肝癌、肝腹水、皮肤癌、胃癌、肺癌、食管癌、肠癌等,对肾病乳腺增生、水肿、浮肿、子宫肌瘤等顽恶症也有显著的疗效,另外可以了解一下活乐康破壁蟾衣浓缩超微粉冲剂,不妨试试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8
炮制
蟾酥粉。取原药材,捣碎,研成细粉。
酒蟾酥。取原药材,捣碎,用白酒浸渍,不断搅动至呈稠膏状,干燥,粉碎。 蟾酥10kg,用白酒20kg。
乳蟾酥。取原药材,捣碎,用鲜牛奶浸渍,不断搅动至稠膏状,干燥,研粉。 蟾酥每10kg,用牛奶20kg。
9
应用与配伍
1.用于痧胀腹痛,吐泻,神昏。蟾酥辛温走窜,有开窍醒神、辟秽之功,故可治夏伤暑湿秽浊不正之气及饮食不洁所致的痧胀腹痛、吐泻不止、甚则昏厥之证,常与麝香、丁香、苍术等配伍,如蟾酥丸。
2.用于恶疮,瘰疬,咽喉肿痛及各种牙痛。本品有毒,有良好的攻毒消肿止痛作用,外用、内服皆有良效。用治恶疮肿毒、痈疽疗疮等症,以之与雄黄、枯矾、朱砂等配伍,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丸,葱白汤下,甚效,如《外科正宗》蟾酥丸。治疗烂喉丹痧、喉风、乳蛾及咽喉肿痛,常与牛黄、雄黄、冰片等配伍,如六神丸。
3.近年用蟾酥治疗各种癌肿,有一定的攻毒抗癌、消肿止痛作用。如用治肝癌、肠癌、白血病、皮肤癌等,内服或外用,均取得一定的疗效。临床亦用于呼吸、循环衰竭,有迅速而持久的升压作用,并有显著的兴奋呼吸作用。
有关确有专长详细的报名流程请搜索:河南中科医药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