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孝文化---清明节祭祖漫谈

清明节的传承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马上就到了,清明节在我中华大地已经传承了千年了,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节日,非常重要,它兼具两大内涵:

1.人文内涵:清明节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们传统的祭祭祀祖先,让孝道文化代代相传的节日。孝道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唯一没有消亡民族文化,而其他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出现断层。所以,中华大地处处都有各个家族的祠堂,里面供奉着祖先,代代传承。足见孝道文化非常重要。

2.自然内涵:清明前后,人们纷纷祭祖扫墓,缅怀祖先,不仅如此,还会出门踏青、放风筝、植树,享受春天的乐趣,增加整个家族的融合感和荣誉感。

为什么要祭祖----祭祖文化的重要性

一、《论语》第一篇就有说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国家和地区要想治理好,首先要提倡孝道,要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追思和缅怀先祖,因为大家都追思孝道的缘故,这里的民风就会变得淳厚。所以,《孝经》里也说:孝可光于神明,通于四海,无所不通。所以,一个国家和民族,只要有孝文化的传承,一定会兴旺发达。

二、祖先根,根深才能叶茂。我们想让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浇灌树叶是起不到作用的,需要给树根浇灌,让树根扎根深、吸收到更多养分,这样枝叶、果实才能枝繁叶茂。我们中国人都讲风水,农村的风俗在起房子都要找个风水师来看看,希望自己的住宅要风水好。那么孝养父母,祭祀祖先就是最好的风水之源。祭祀祖先其实就是祈福,也被称为吉礼。我们祭祖,其实就是在祈福,和祖先信息链接。

因此,我们想要提升、改善运气、好运,就要孝亲祭祖,这就好像是在树根上去灌溉,这样做为后代子孙的枝叶、果实,才能枝繁叶茂。

三、根据民间的说法,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生活的并不好。大部分去世的先人,在鬼道生活,都是很不好的,很穷,而祭祖可以利益到去世的先人。去世的先人,如果想要利益我们,也需要有足够的能力、能量,当我们为去世的先人祭供。他们有了更好的能力,才能利益到我们,保佑我们。因此要多祭祖,让去世的先人能够改善生活,偿还债务,然后能庇佑子孙。

地下富,人间才富,就是这样的道理。

孔子也说:“祭即得福,”祭祖是给自己培积福报。这样的事情为可以经常做,俗话叫做冥阳两利啊!!我们祭祀祖先,也是让子孙后代学会孝道,家风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祭祖就是养根连根

孝亲祭祖,谁祭谁有福!发自内心地去祭祖扫墓,就是在种福田、修功德、尽孝道。祖先安,我们才能安。愿人人都能祭祖连根,知恩报恩。

祭祀祖先的时间和方法

清明节是全国统一的节日,国家已经特意为清明节为特定假日。除开清明节,还有其他的几个祭祖节日也比较重要:如冬至、除夕、中元节、寒衣节等。

关于祭祖的方式,全国各地的风俗不一样,方式也不尽相同。祖国南北、各家各户的祭祖风俗,各有各的规矩,很多地方都是在吃晚饭前进行,一般是家族长辈带着子孙先是到自家的祖坟茔地祭祀,有些是整个宗族联合祭祖;有的地方还要置办一桌酒菜,给老祖宗送席。

祭祀的顺序,当然是从辈份最高者开始,一般来说,都要到祖先的坟前祭祀。点三炷香,点两根蜡烛,然后烧一些纸钱,有的会在坟上挂一些钱纸。以希望祖先能在阴间有钱用。再倒一盅酒于地上,依次磕头跪拜,祭完之后,有的还把饭菜埋进土里,算是给祖宗们送去了,同时还要在坟前烧纸,算是孝敬祖先们的零花钱。

其实南方有的地方在家中就设置专门有祖先或者过世父母的牌位,有心的可以天天进行祭祀。平时在家每天早晚饭做好后,供上一点,烧一炷香,点两根蜡烛,表达我们对祖先念念不忘的感恩之情。这样也不用到处去东问西问怎么祭祖了,每天在家里都可以做,谁祭祖,谁得福。

关于祭祖,整理的这么多,不知道大家的是怎么祭祖的风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