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微生物——微藻与根际微生态(十二)
根际微生态是指作物根系、土壤、土壤中的微生物组以及病原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构成的局部生态环境,是微生物和作物互作的热点区域。根际概念最早由德国科学家洛伦茨——希尔特纳提出,近100年来对于根际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和深入,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归纳如下内容:
第一,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土壤更丰富,其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与土壤有着明显区别。
第二,作物根系的机械作用和分泌物(含次生分泌物)对根际微生态有明显的作用。
第三,根际区域是作物土传病害侵染的必经之路,因此根际微生态是抑病土壤的核心区域,含有多种核心抑病微生物。
第四,基于根际微生态的基本特性,提出“根际免疫”的概念,即在根际环境下,微生物、作物共同作用,对病害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土传病害。
第五,作物初始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互作网络决定了后期作物的健康状况。

在微生物、作物根系、土壤方面对根际微生态的形成和作用进行总结,微藻可以构建作物初始根际微生态,其主要机理如下:
第一,微藻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土壤物理结构的形成。(具体内容可查看第十一、八篇文章)。
第二,微藻在根际微生态建立初期可以形成生态占位的优势,是根际免疫的保障。
第三,在微生态根际形成竞争性的微生物菌群,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降低病原菌丰度。
第四,微藻代谢分泌的胞外物质,刺激作物生长,加强作物根系对根际微生态的正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