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世界七大奇迹之吴哥窟,感受神秘的“高棉的微笑”!(上)
位于柬埔寨北部暹粒省的吴哥窟,与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中国长城、印尼婆罗浮屠、意大利比萨斜塔、罗马斗兽场,并列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总占地近200平方公里。以建筑雄峻和浮雕精细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建筑群,是印度教与佛教信仰的艺术极致。那里曾是一座辉煌繁荣的王城,却饱受战争病疫的无情吞噬,在热带丛林里面湮没成一片废墟。直到1860年,法国探险家根据元代周达观的古书(真腊风土记)记载,深入暹粒北部寻找而发现。

从金边出发,透过车窗看到矗立在金边广场的石像,四面都刻着吴哥王朝全盛时期国王加亚巴尔曼七世的微笑面容。他似乎站在那里笑迎八方来客。

柬埔寨全境没有高速公路。金边到暹粒有300多公里。原本以为在沿途会看到很多参天的大树,此刻我才明白导游所说全程“高树公路”是什么意思?6小时的车程,沿途没有开发的商业村落。因水利工程不发达,放眼望去,除了稀落的几棵棕树,瘦得只剩下骨头的牛(法国殖民时引进的品种),以及偶尔闪过的几所 “高脚楼”外,看到的是一片荒芜。不由的感叹,如果这是国内,这些土地都将被勤劳国人种上了绿油油的疏果。




吴哥的各个寺庙景点不设购票处,必须本人去购买门票,因为购票现场会有一个小摄像头对准你拍照,照片是会印在票面上的。售票窗口工作效率很高,几分钟就能拿到票。


吴哥巴方寺
巴方寺是吴哥王朝全盛时期最为壮观的寺庙之一。 被称为世界上最大、图样最复杂的立体建筑。它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距巴戎寺西北200米,紧邻皇家宫殿的南围墙。


寺呈金字塔形。整个寺共有5层台基,在第1、3、5层台基上各有一个封闭式回廊,回廊四边的中央和四角都有塔楼。在第5层台基上建有一座高约50米巨大铜皮包裹着的石塔,它比其东南方巴戎寺中央的金塔还要高。


PS:回来整理相片,简直想捶胸顿足。因为第一次跟团,没有做攻略,加上阳光猛烈,斑驳的巨石没有层次,在阳光直射下忽略了建筑上的浮雕石刻,没有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建议前往吴哥前一定要做好攻略,细细欣赏古建筑上的精湛绝伦雕刻,那是吴哥的精华所在。




巴戎寺
坐落于城中心的巴戎寺建于1219 年,是阇耶跋摩七世为自己修建的国寺,寺庙里同时供奉着婆罗门神像和观音菩萨像。从远处观看巴戎寺,就如同是一座青灰色的小山,高高地矗立在前方,四周散乱着大大小小的石块,不论色彩还是建筑规模,都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巨大的反差,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感到壮观和神秘。

这里有蜿蜒的走廊、陡峭的台阶,最经典的是54座哥特式宝塔,每座塔的四面都刻有神态各异、面带微笑的佛像。


四面佛的原型就是建造巴戎寺的阇耶跋摩七世本人的面容。他巧妙地将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在臣民心中将自己的形象神化,让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菩萨就是自己的国王,而这样的国王当然是必须要效忠和敬仰的。他让臣民们和信徒们相信,高塔上耸立的四面佛俯视着帝国的大地,一切事物皆逃不过他的法眼。

在众多佛塔之间行走,无论身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看到四面佛那安详的面容,都会看到神秘的“高棉的微笑”。






塔普伦寺建于12世纪末,是古真腊吴哥王朝的国王加亚华尔曼七世为他母亲所修建的寺院,属于吴哥文化较为后期的作品。当年它是一所拥有高僧、祭司,**,具有庙宇和修院双重功用的神殿。

前往塔普伦寺中心要通过一小片原始森林,路傍边有几棵高大的古树。导游为我们介绍这是柬埔寨特有的树种,有漆树、紫檀、黑叶子檀、红花梨等参天大树。



这里的建筑不仅有着历史的痕迹,还有着岁月的生长,青灰色的石壁上布满了青苔,绿色的植被生长的郁郁葱葱。而大自然赋予了热带植物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六百年的时光荏苒,悄无人迹的吴哥窟已被丛林深掩,渐次坍塌,沦为废墟。

古树的树根深入建筑的石缝中,并向四方扩散,巨根抓紧庙宇建筑物,形成树在庙里,庙在树里的奇妙景象,见证着吴哥文明千年来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据说19世纪初法国人所谓‘发现’吴哥奇迹时,因为树根盘根错节的太严重,决定放弃整修,只稍加修葺让他保持原貌。于是形成今日被巨大树根盘踞的神庙奇景。



百年老树缠绕着千年奇石,彷佛爱恨纠缠般的浪漫。此处即为《古墓丽影》中传说光的魔三角之所在地,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在吴哥,每一寺庙的古建筑上都雕刻着吴哥曾经的辉煌,让人惊叹不已!
下期:探秘世界七大奇迹之吴哥窟,感受神秘的“高棉的微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