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引进对叶百部高产保优栽培技术,提升农业产出
李云波等
对叶百部(Radix Stemona Tuberosae)是中药材百部的野生资源品种之一,别名大叶百部、九重根、大春根菜、百条根、百部草、药虱药、闹虱等,为百部科百部属多年生草本,单子叶植物,地下簇生纺锤状肉质块根,含百部碱、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碱、原百部碱、次百部碱、氧化对叶百部碱、斯替明碱、斯替宁碱等多种生物碱 。内服润肺止咳,外涂杀虫灭虱止痒,主治肺结核、百日咳、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蛔虫、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等症 。对叶百部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多野生于海拔 2200 m 以下山坡林下、溪边、路旁和灌丛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全国中药市场每年需百部药材 6000 t 以上,并呈逐年递增之势。随着野生百部过度采挖和野生资源的逐渐枯竭,市场对人工种植的百部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人工种植在全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百部种植从“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1 主要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原生对叶百部分布在灌木下,为多年生攀缘草本,可长至 3~5 m。块根肉质,成簇,通常纺锤状,根较粗长,长约 15~30 cm,直径约 1~2 cm,以根粗壮均匀,内碴角质光亮者为佳。叶通常对生,叶子大而长,广卵形,长 6~23 cm,宽 3~10 cm,顶端尖形,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脉 7~11 条;花腋生,单生或多以 2朵排成总状花序,具 1 披针形的小苞片,花被 4 片,黄绿色带紫色脉纹。2 年生对叶百部可少量开花,3 年生对叶百部可大量开花结果。蒴果扁倒卵形,光滑,鲜果重 3.6~5.5 g,具 12~30 粒种子,收后果壳会自然开裂。种子椭圆形,稍扁平,有丰富的胚乳,刚破壳新鲜种子千粒重 43 g 左右。种子长 6~9 mm,宽 3~5 mm,深紫褐色,表面具纵槽纹,一端簇生多数淡黄色、膜质短棒状附属物。花期 4—7 月,果期 5—10 月。
1.2 环境适应性
对叶百部幼苗喜散光照,成年植株喜阳、喜温暖潮湿、耐旱怕涝、忌积水。适宜生长温度为 12~35 ℃、海拔 300~2200 m,空气相对湿度 80%左右的地区。冬季霜冻后地上茎叶枯萎,但地下部分可安全越冬。块根入土较深,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重黏土、盐碱地、低洼地不宜种植。土壤瘠薄、黏重,对叶百部块根生长不良。
1.3 产量表现和药效性
对叶百部地上部分生长量与地下块根生长量成正相关。种植好时第 2 年单株鲜品产量可达 4~5 kg,第 3 年可达 8~10 kg,第 4 年可达 13~15 kg,产量比直立百部和蔓生百部高 。
在现有栽培品种中,对叶百部的药效性比直立百部和蔓生百部强。据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表明,对叶百部块根大而长,单株单药材产量比直立百部高 2倍,比蔓生百部高 1 倍,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高卫东、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张彤等人对药典收藏的 3 个药材品种的生物碱进行测定,对叶百部生物碱含 0.564%,蔓生百部和直立百部生物碱含 0.22%~0.36% 。镇咳药理强度大小比较为对叶百部>直立百部>蔓生百部 。在什么最爱搜搜索标题内容中有建园、设施栽培、物候肥水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储藏保鲜。
2 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2.1 培育无病壮苗
对叶百部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方便,分株繁殖地下块根生长快,能提前采收。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2.1.1 种子繁殖
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播种分春播和秋播。秋播于每年 8—9 月种子采收后立即进行育苗。春播于 3月上旬至 3 月底进行。昆明秋播出苗早,出苗率高,表现比春播好。播种方式可采用撒播、沟播和穴播。1 hm 2 苗床播种量 30~45 kg,可移栽 20~30 hm 2 大田。
用种子重量 0.3%的退菌特或多菌灵,或种子重量0.1%的粉锈宁拌种。沟播按行距 6~10 cm 开深 1.0~1.5 cm 的播种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土 1.0~1.5 cm;穴播按株行距 15 cm × 24 cm 打塘,塘深 3cm,每塘播种子 5~6 粒,覆土 1.5 cm;撒播时将 1 hm 2苗床所需的种子与细湿土 120~150 kg 拌匀,按种子重量的 40%、40%和 20%分 3 次在苗床上均匀撒播,撒播后用苗床本土与有机肥按 3 ∶ 1 配制的过筛营养土覆土 1.0~1.5 cm。3 种播种方式盖土后稍加镇压,用细眼喷壶浇足水分,再用 70%敌克松 1500 倍液浇施进行苗床消毒,覆盖稻草、麦草或薄膜,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齐苗后在傍晚时揭去盖草或薄膜,并用遮光率 70%的遮阳网搭棚遮阳。出苗后
春季萌芽前,结合收获于秋末冬初至 2 月下旬进行。挖起 2 年生以上植株的地下根茎,选择根头粗壮芽多,剪下大根加工药用,留下直径 1 cm 以下完好无损的小块根和细小的块根,剪除病根、残断根,根茎部不需要的部分也要剪除。再把上部根芽分成几株,每株要有 2~3 个芽头,并带 3~4 个无损伤的小块根作繁殖材料。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2.2 加强大田栽培管理,实现增产增收
2.2.1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适时早栽
对叶百部块根分布于 30 cm 的表土层中,应选择近 3 年内未种植过对叶百部、石刁柏和山药,湿润、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上种植。前作收获后清洁田园,深翻 33 cm 左右。9 月至翌年初移栽。栽前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22.5~45 t·hm -2 、尿素 150 kg·hm -2 、过磷酸钙 450~750kg·hm -2 、5%辛硫磷颗粒剂 37.5~45.0 kg·hm -2 ,深翻30 cm,整细整平。按行距 1 m 做高畦,在畦中线按塘距 0.5~0.6 m 打塘,塘深 13~18 cm,每塘栽 1 株,栽植1.8 万~1.95 万株·hm -2 。
种子苗先把苗挖取,选择具有 3 个以上块根的健壮无病苗作种苗。分株苗每株要有 2~3 个芽头,并带3~4 个无损伤的小块根。移栽苗用 84%普力克水剂400~600 倍液、或抗枯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恶霉灵可湿性粉剂 300 倍液浸根 10~15 min,并用克线宝250~300 倍液沾根进行消毒,待切口或块根稍晾干后移栽。移栽时根芽向上,保持芽头与土面垂直,小块根平铺于穴底,向四周散开,覆上细土,稍压实,栽种深度以土盖住芦头 3 cm,盖土略高于畦面,浇透定根水,待水渗下后覆土盖平,覆盖 0.15 丝黑色,或银色双面厚地膜,以实现长效、保墒和除草。
2.2.2 及时排灌、中耕、除草、施肥、清洁田园和培土
排灌。春、秋季干旱要及时浇水,每隔 7~10 d 浇水 1 次,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长。但萌芽前和发芽初期蒸发量小时严禁浇水太多。雨季注意清理和疏通排水沟,防止积水烂根。生长过程中如遇插花性干旱,对叶百部出现叶面萎蔫时必须及时浇水。
中耕。种植后每年中耕 3~4 次,第 1 次于齐苗后进行,以后每 2~3 个月进行 1 次。中耕宜浅,以免造成植伤影响块根伸出或引起根腐病的发生。
施肥、培土。施肥的原则是“前期重,中期稳,后期防早衰”。要抓住 4 月、6 月、8 月进行施肥。4 月齐苗后结合第 1 次中耕、除草和浇水,施人畜粪水 22.5~30 t ·hm -2 ,或追施尿素 150 kg·hm -2 、磷酸二氢钾 150 kg·hm -2 ;6 月下旬花果期,结合第 2 次中耕、除草和浇水,施上述相同的肥料;8 月是对叶百部地下根生长膨大的旺盛期,追施人粪尿 30.0~37.5 t ·hm -2 ,或追施尿素 150 kg·hm -2 、磷酸二氢钾 150 kg·hm -2 ,过磷酸钙450~750 kg·hm -2 。秋、冬季地上部枯萎后要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并清理畦沟在根际周围进行1 次培土。
2.2.3 设立支柱、引蔓上架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2.2.4 控旺
7 月对叶百部藤蔓满架后及时喷施多效唑等抑制枝蔓旺长,用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0.9~1.0 kg·hm -2 ,对水 675 kg·hm -2 喷雾。生长过旺的田块可间隔 7~10 d 喷第 2 次。
2.2.5 摘除花蕾
5—6 月除留种植株外,应将所有花蕾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部生长。
2.3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对叶百部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黑斑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白粉虱、蜗牛、地下害虫蛴螬和地老虎。根腐病做好种子药剂处理的同时,移栽前用 84%普力克水剂 400~600 倍液等浸根,田间注意排水,并及时防治根结线虫和地下害虫,避免农事伤根,5%辛硫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大田发生时用 40%毒钉、或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灌根。
塘中杂草 2~3 叶前可浅中耕除草,杂草高 10 cm后只能人工拔除。畦沟中杂草可中耕除草,也可在杂草 2~3 叶期,选择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克无踪、农民乐等在晴而无风的上午 11:00 时前及下午 4:00 时以后进行定向喷雾防除。
2.4 及时采收与加工
对叶百部采用分株繁殖 2 年可采收,种子繁殖的2~3 年采收。每年于秋、冬季倒苗后至早春萌芽前把全株挖起,将符合规格的大块根从根茎部剪下,洗去泥土,直接在太阳下晒干,或洗净后用沸水浸烫后再晒干,或在烘炉内用 60 ℃左右的温度烘干即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