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叫做思,
心着想即想即执着,
思想皆归属于知识的范畴。
我们会发现,
离开思想就是舍识成智,
意味着摒弃那些复杂的思绪和执着,
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境界。

简单说就是,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是智慧,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是知识。

当我们能够实现这一转变时,
第六识便能从原本的纷杂思绪
转化为清净心,
摆脱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杂念,
达到一种纯净、安宁的心灵状态。
而第七识则会从种种分别和计较,
转变为平等心,
以平等、公正的视角去看待世间万物,
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再因偏见和歧视而产生烦恼。

阿赖耶识,
作为承载着无数业力和记忆的仓库,
也能够在这种转变中进化为大圆镜智。
就如同镜子能够清晰、真实地映照出一切,大圆镜智让我们能够洞悉事物的本质,
不受表象的迷惑。

在这一过程中,
三心即阿赖耶、末那识和第六心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阿赖耶识储存着我们过往的经历和业力,
末那识执着于假我,
第六心意识是分别心,
分别从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意)得到的各种信息。

一心就是真心,
而真心才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本真、最纯净的部分。

只有通过修行和高度的觉悟,
我们才能超越阿赖耶识和未那识的束缚,
回归真心。

同时,二意即意识跟意根也不可忽视。
意识是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和思考,
意根则是意识产生的根源。

舍识用根,就是要舍弃表面的意识活动,
运用意根中的本性,
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智慧和心灵境界。

在追求心灵解脱和智慧提升的道路上,
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修行,
放下执着,回归真心,
以实现从识到智的转变,
让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平静。
#我来唠家常# #人生就是修行# #算不算人间清醒# #分亨心灵顿悟# #分享觉悟心得# #修行与顿悟# #分享智者的思考# #分享生命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