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学名:Ziziphus jujuba Mill.),别称枣子,大枣、刺枣,贯枣。
本草纲目-枣
「释名」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大曰枣,小曰棘。棘,酸枣也。枣性高,故重 ; 棘性低,故并 。 音次。枣、棘皆有刺针,会意也。
生枣
「气味」甘、辛,热,无毒。多食令人寒热。凡羸瘦者不可食。
思邈曰∶多食令人热渴膨胀,动脏腑,损脾元,助湿热。
大枣
「释名」干枣(《别录》)、美枣(《别录》)、良枣。
《别录》曰∶八月采,曝干。
瑞曰∶此即晒干大枣也。味最良美,故宜入药。今人亦有用胶枣之肥大者。
「气味」甘,平,无毒。
思邈曰∶甘、辛,热,滑,无毒。
杲曰∶温。
大明曰∶有齿病、疳病、虫 人不宜啖枣,小儿尤不宜食。又忌与葱同食,令人五 脏不和;与鱼同食,令人腰腹痛。
时珍曰∶今人蒸枣多用糖、蜜拌过,久食最损脾、助湿热也。啖枣多,令人齿黄生 。故嵇康《养生论》云∶齿处晋而黄,虱处头而黑。
「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本经》。宗 曰∶(煮取肉,和脾胃药甚佳)。
补中益气,坚志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除肠 。久服不饥神仙(《别录》)。
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和光粉烧,治疳痢(大明)。小儿患秋 痢,与蛀枣食之良(孟诜)。杀乌头、附子、天雄毒(之才)。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李 杲)。
三岁陈枣核中仁
「气味」燔之,苦,平,无毒。
「主治」腹痛邪气(《别录》)。恶气卒疰忤(孟诜)。核烧研,掺胫疮良(时珍)。
「发明」时珍曰∶按∶《刘根别传》云∶道士陈孜如痴人,江夏袁仲阳敬事之。
孜曰∶今春当有疾,可服枣核中仁二十七枚。后果大病,服之而愈。又云∶常服枣仁, 百邪不复干也。仲阳服之有效,则枣果有治邪之说矣。又《道书》云∶常含枣核治气,令口 行津液,咽之佳。谢承《后汉书》亦云∶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十年也。此皆藉枣以生津 受气,而咽之又能达黄宫,以交离坎之义耳。
叶
「气味」甘,温,微毒。《别录》曰∶散服使人瘦,久则呕吐。
「主治」覆麻黄,能令出汗(《本经》)。和葛粉,揩热痱疮,良(《别录》)。治小儿壮 热,煎汤浴之(大明)。
「附方」新二。
小儿伤寒∶五日以后热不退。用枣叶半握,麻黄半两,葱白、豆豉各一合,童子小便二 钟,煎一钟,分二服,取汗。(《总录》)
反胃呕哕∶干枣叶一两,藿香半两,丁香二钱半,每服二钱,姜三片,水一盏煎服。( 《圣惠方》)。
木心
「气味」甘,涩,温,有小毒。
「主治」中蛊腹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锉取一斛,水淹三寸,煮至二斗澄清,煎 五升。旦服五合,取吐即愈。又煎红水服之,能通经脉。(时珍,出《短剧方》)。
根
「主治」小儿赤丹从脚趺起,煎汤频浴之。(时珍,出《千金》)。
「附方」旧一。
令发易长∶取东行枣根三尺,横安甑上蒸之,两头汗出,收取敷发,即易长。(《圣惠 方》)。
皮
「主治」同老桑树皮,并取北向者,等分,烧研。每用一合,井水煎,澄取清,洗目。
一月三洗,昏者复明。忌荤、酒、房事(时珍)。
关于大枣,一般的打开方式就是:
“日食三枣,长生不老”
“五谷加小枣,赛过灵芝草”
这么多的title压到头上,不知道枣子本人吃不吃得消……相当多的女生被那句“一天吃仨枣,一辈子不显老”感动过,你也抱着大红枣猛吃过一阵子吗?来,握个爪~
吃是吃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你还是不动声色地老了丑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吃鲜枣是没用的
鲜枣和干的红枣可完全不是一回事哦!
鲜枣性质甘凉,多吃生湿热,容易胀肚子,热渴。清朝人的养生书《随息居饮食谱》里说鲜枣:“最不益人,小儿尤忌。”
干红枣:才是补益的主角
▼
晒干之后的红枣,从凉性变成了温性,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安神。还可以解一些草药的毒性,所以很多药方里都会出现红枣,它可以调和所有药性,变成最适合脾胃吸收的样子。
一直传说的“枣能补血”,并不是直接补血的,它是健脾,然后“脾生血”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长沙药解》:“大枣,补太阴之精,化阳明之气,
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息风,疗脾胃衰弱。”
大枣北方产的最好,肉厚坚实,补力最胜。若是要补脾,适合选用大红枣。小红枣更偏向于补养心血,能缓解焦虑、紧张,改善失眠等。
红枣生湿热,不是谁都能补的
▼
《随息居饮食谱》里说红枣:“多食皆能生虫、助热、损齿、生痰。
凡小儿、产后、及温热、暑湿诸病前后、黄疸、肿胀、疳积、痰滞,并忌之。”
红枣性温质滋腻易生湿生热,脾有湿热的人不能吃,有人喝了红枣水后嘴里会有异味、眼屎增多,就是湿热加重的原因。
体质偏热的女生也不适合在月经期吃红枣,会造成月经量过多。月经期间有眼肿或脚肿、腹胀现象的一般都是湿重,也不适合吃红枣。
正在发烧感冒、暑湿重、身体发肿、长痘痘的人,或者舌苔厚(一般厚且黄是湿热、或有外感,厚而白是痰湿、或寒湿)的人,都是不适合长期吃红枣来补的。煮粥煮汤都要少放。
还有小孩子、刚生产后不久的妈妈,也不要以为红枣是补血的好东西,就给他们猛吃多吃 。小孩子正经吃饭就行了,一般是不需要特意补这补那的,吃太多红枣也能吃出火气大、小儿狂躁的。
刚生产之后的妈妈,第一步是需要化瘀排瘀,你这时候给她吃红枣之类,可能会更容易生痰淤堵。
但枣子只要吃对了,
又是最家常、最好用的补脾补血果。
▼
尤其脾虚贫血、手足不温、脸色苍白、萎黄、容易痛经的妹子,平时煲汤、煲药、煮粥离不开它。
于是,我们死磕红枣,终于挖掘出了它补脾、养血、又不给脾胃添堵,补得上、又无后顾之忧的吃法。
补得上的吃法:
每天3-5个, 三蒸三晾的大红枣
三蒸三晾红枣
【材料】
红枣、新上市的鲜枣也可以蒸。蒸锅一个。
【做法】
1、一开始就把蒸锅里的水加足,枣洗干净,上屉,开火之前就把枣放上去,不要等水开了再蒸。最好是明火蒸。
2、第一次蒸20分钟,水开之后改中小火,蒸完拿出来晾4个小时,可以放到日光下风吹晾晒;
3、4小时后,再上锅蒸20分钟,拿出来晾4个小时;
4、又4小时后,再蒸20分钟,再晾......总共蒸3次。最后一次晾过夜也没关系。
一次性可以多蒸些,晾凉之后的枣放进密封保鲜盒存在冰箱里,慢慢吃,早餐时蒸热吃很好。
大家一定坚持到蒸第三次,你会发现蒸了三次的红枣,一次比一次软,蒸一次和蒸三次的枣皮硬度对比特别明显。
蒸第一次的枣:
干枣开始吸收水蒸气,鲜枣表皮变得有一点皱。
蒸第二次的枣:
继续变皱变软,食欲度大幅上升。
蒸第三次的枣:
干枣鲜枣都变成了这副:皱巴巴又晶莹红亮的样子了。
蒸到这个程度的枣子是最好吃的,软绵绵、甜丝丝的,枣香和风味都完全释放出来了。
几蒸几晒是中医传统炮制方法
▼
三蒸三晾红枣,每一次的蒸制和晾晒都有其意义,其间发生了三次小小的发酵和增效都在悄悄地改变红枣的属性、药效。
干枣经过反复蒸晒,最大程度地释放了红枣的浓香、甘甜,从原本干渣渣的口感,变得浓厚、软糯,枣皮微脆,放久一些时间也不干。
更好消化和吸收,补脾、养血的作用也更强一些了。
蒸三次之后的鲜枣,果胶经过小发酵之后,散发出了酸枣的香气,口感微酸不腻,简直不要太好吃啦!
鲜枣从凉性转温,干枣胶质大幅提升,经过小发酵之后自带酵素,也不容易生痰生淤了。能吃的人更多了,脾胃虚弱的人、小孩、老人都能吃。
像我这样有痰湿的人,平时吃一些枣之后、嘴里味儿甜甜黏黏的,也就是滋腻了。
这次除了蒸枣那天,我试吃了太多、舌苔变厚,后来每天吃几颗都没有生痰湿、湿热,也没有胀气到影响胃口和吃饭。
蒸枣,古人也称为“胶枣”。
老一辈医生开方,都是写“大胶枣”,这里的胶是指肉厚、胶粘。
大枣经过蒸熟、糖化、发酵之后,口感更厚重多脂,“胶”的程度明显提高了。比起干枣更好消化吸收,所以它特别“养”血虚之人尤其是女孩,日日少量摄取、持之以恒地补血,女孩子就是要血气十足才好看!
现代研究也表明,干枣蒸制之后,内含环磷酸腺苷、总酚、原花青素、总三萜等强壮心肌血管、抗氧化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均有显著增加。
每天吃3-5个蒸枣,作为贫血,血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虚证的食疗补充。孕期坚持吃蒸枣,能提高血红蛋白。
《道家方药》说“枣为佳饵,皮利肉补”。有些妈妈想给小朋友补补血,又担心吃了枣皮不舒服,于是开启“剥枣半小时、吃枣分分钟”的高能节奏……
吃这个蒸枣,不用剥皮这么麻烦,用舌头慢慢吮吸,就像吃一颗小甜点,最后把枣皮和枣核吐出来。
入秋之后,打枣季很快就到了。
蒸一锅枣,一屋子的枣香,想象不到的甜蜜。
大家都试试三蒸三晾一锅:
红彤彤、亮晶晶、软绵绵的枣儿吧。
会有惊喜的。
✘【三蒸三晾红枣 .忌】
大枣蒸完后更好消化了,但是湿气重、痰湿、腹部胀满、体质燥热的人,糖尿病人、产妇、小儿等仍要注意,好吃也不能一下子吃太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