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起眼的麦秆,也能制作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老手艺
谁能想到一根根毫不起眼的麦杆制作出来的画作竟然能堪比金丝刺绣,其层次分明的渐变纹理将画中场景描绘出了难以想象的真实感。
麦秆画起源于隋朝,兴于清代,是一项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技艺。画中不管是人物形态还是花虫鸟兽都能被看似不起眼的麦杆展现得栩栩如生,是一项真正能够实现变废为宝的奇妙技艺。

而麦秆画的制作也是相当繁琐,并不是有手就会,需要经历二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
·然而在选择材料上也很有讲究,必须选取笔直圆润富有光泽的麦杆,对它进行掐头去尾,仅保留中间圆润的部分,再使用硫磺熏烤防止发霉腐烂。

·接着使用锋利的尖刀将麦杆从中破开,并刮掉其中的肉质薄膜,然后将它们并排粘贴于纸上。
·为了让它达到光洁平整的效果,还需使用熨斗将其彻底熨烫平整。
·之后才能依照设计好的图案把麦杆裁剪成所需的形状。

·然后依照所剪裁的图案用烙铁沿着图案的轮廓烫染出由内至外,由深到浅的渐变色。
麦秆画中最难的当属于各种毛发的塑造,想要还原出具有真实质感的毛发可不只是绘制和烫染这般简单。必须将麦杆撕成毛发丝般粗细的碎片,然后再一根一根均匀的粘贴在画作之上,才能让原本毫无价值的麦杆实现身价倍增的华丽逆转,成为您眼中望而却步的模样。

麦秆画这项古老的技艺以其平凡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