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措施落到最实处!蒙自积极应对台风“摩羯”影响

随着今年第11号超强台风“摩羯”的强势来袭

蒙自各部门、乡镇(街道)

迅速行动,紧密协作

全力投入到防汛减灾的工作中

把措施落到最实处

只为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安宁与祥和


蒙自市



9月7日,全州防汛减灾救灾工作调度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葛坚在蒙自分会场参会。全州视频会结束后,蒙自市立即召开全市防范应对台风“摩羯”工作调度会议,就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此次台风“摩羯”影响强度大、不确定性强、致灾风险高。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务必保持高度警醒。坚决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切实做到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扛牢防汛减灾救灾政治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全面排查检查,迅速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强巡查巡防,紧盯危化品、非煤矿山、工贸、建筑施工等易受灾害影响领域的管控。进一步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牢牢守住安全防线;要强化应对措施,全面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加密对天气变化的会商研判,提升应急响应速度,严格落实“1262”防汛工作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准备,果断转移涉险区域群众,细致做好困难群体的转移避险工作。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带班值班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处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防汛防台风措施应对有力有效。


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蒙自分会场参会;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在乡镇分会场参会。


蒙自供电局

为了应对超强台风“摩羯”,南方电网云南红河蒙自供电局组织各部门、供电营业点对各类应急装备、物资进行检查测试,确保受灾后能迅速使用。并且对管辖范围内突发事件进行识别,编制应急预案12个。



应急特勤队、应急抢修队主要负责本区域突发事件线路故障巡视、临时保供电、重要场所和临时指挥部保供电工作。



每个乡镇均配置高杆应急照明1台、应急发电机1-2台,可保证临时指挥场所用电与便民手机充电功能。



同时,针对11号台风“摩羯”可能引起的线路故障停电的情况,蒙自供电局对全市范围内用电客户发布了一条宣传短信,同时安排客户经理通过微信群发送宣传信息。安排营销服务人员36人参与周末应急服务工作。


观澜街道


观澜街道召开观澜街道防汛减灾救灾工作部署会。



隐患全排查。组织70余名干部职工及时下沉12个村(社区)全面开展辖区安全隐患大排查,对辖区农危房、五类人员、城乡内涝点、捕鱼户等逐户逐点开展隐患排查,截至9月8日10:00,累计走访排查危房户74户,捕鱼户67户,留守儿童、老人及残疾人356户,检查沿街摆摊设点620余家,排查城乡内涝点23个。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清理堵塞沟渠8条640米,做到防汛于未然。


宣传全覆盖。利用大喇叭、工作群、公众号等方式,宣传近期气象预报、台风移动方向及造成危害、应急防范知识等信息和短视频,重点群体入户告知到位,重点场所到场检查摸排,确保辖区应急防范宣传不留死角,截至目前,累计发送各类预警信息和短视频140余条次。



值守全到位。观澜街道认真贯彻落实“1262”应急叫应机制,各挂联村社区工作组与村社区干部全员在岗,确保叫应能到、叫应能战,同时强化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街道及各村社区安排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守,确保发生险情能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处置;另外及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了转移对象路线和20余个应急安置点,梳理储存应急物资,确保遇险有用能用,该街道应急物资现有帐篷15顶、棉被126床、棉服60套、水泵24台、切割机5台、粮食5960公斤。


新安所街道


新安所街道针对台风“摩羯”降雨过程,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河流、水库、低洼地带、老旧房屋、保护民居等重点区域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共出动干部群众100余人,排查保护民居110间,河流1条,小二型水库1座、地质灾害隐患点4个。党员带头对河道、沟道、排水渠内的杂物、淤泥进行了全面清理,确保不留死角。



街道储备了6寸水泵2台、编织袋600条、防洪桩100根,救生衣30件,雨衣30件、照明设备40件、通讯器材30件、锄头铁锹共100把等防汛物资。



同时,加大防汛减灾工作宣传力度,落实“1262”应急叫应机制,确保“1262”精细化预警、预报信息实时共享,预警信息即时到村、到小组、到人、做到防范措施灾前到位。


鸣鹫镇

鸣鹫镇第一时间召开党政班子专题会,周密研究部署全镇防灾减灾工作。迅速召回全镇干部职工到岗就位,按照防汛应急方案,实行镇、村、组三级网格化责任联动机制,并按照“全领域、全覆盖、零死角”的要求,由挂村领导分组带队到各村组、各重点领域精准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以清单式工作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强化宣传。通过应急广播、手机短信、电话、微信工作群等方式,面向全镇5个村委会(社区)63个自然村的人民群众发布气象预警信息,以不漏一人、不漏任何盲区的态势,强化应急避险、防灾减灾宣传,全力确保每一户村民知晓汛情严峻形势。


精准防控。针对水库坝塘、河流、地灾隐患点、低洼地带、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全镇13个山洪灾害防治区、9个重点防治区自然村组情况,建立镇、村、组三级处置工作联动。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水库泄洪、重点区域人员转移安置、道路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


强化处置能力提升。第一时间调度准备应急救援车辆、救灾物资、防洪沙袋等抢险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做好救援准备,并严格执行 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严守抢险救灾防线。



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和雨情,建立问题反馈处置机制,要求各工作组强化联动,确保信息互通,对险情灾情做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调度、第一时间处置。通过精准高效的防治措施,严阵以待做好防范应对准备,确保快速反应、闻警即动,有序救援。截至目前,除部分地段少量积水、少数农作物受损外,暂未出现其他灾情险情,也未接到人民群众汛情受灾和道路隐患警情。


期路白苗族乡

期路白苗族乡严格值班值守,做好“1262”应急响应机制叫应。及时传达风情雨情水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转移避险等措施。



加强重点环节排查,针对全镇5个地质灾害点,23个山洪灾害点,“四河”:三岔河、绿水河、清水河、红河元江蒙自段进行全面排查,落实点位包保责任,转移周边受影响的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派出所做好蒙蛮路和小新路桥洞交通检测和管控。



全面下沉工作力量,全乡班子成员下沉到各联系村委会,靠前指挥。指导村干部下沉到村组,指挥开展防汛工作,特别是风险地区人员转移工作。


老寨苗族乡

老寨苗族乡以闻讯而动、迅速出击的态势,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减灾救灾工作。



挂联领导深入4个村(社区),传达上级相关会议精神,立足村情分析研讨应对措施。按照人员避险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压实四级网格长和网格员责任,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全力做好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确保紧急情况下果断有力处置。



按照“全领域、全覆盖、零死角”的要求,乡党政班子成员带领40余名挂村干部下沉一线,深入地质灾害隐患点、矿山、河道、水库、建筑工地、主要道路巡查汛情,拉网式排查安全隐患,第一时间设置预警标识,协同相关单位、动员一切力量立即整改,最大程度减小影响。进村入户去到独居老人家中进行走访,查看房屋安全情况并耐心告知防范应对措施。



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及时精准发布台风动态、防范措施,利用应急广播、微信群、电话将相关信息宣传覆盖到49个村小组,在下乡过程中再强调、再引导,全力确保每一户村民知晓汛情严峻形势,提高自身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已指定30人开展巡查值守工作。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和雨情,建立有效叫应机制和预警工作机制,确保信息互通,对险情灾情做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调度、第一时间处置。同时做好全乡5支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备勤工作,严阵以待做好防范应对准备,确保快速反应、闻警即动,有序救援。


水田乡


水田乡第一时间组织乡、村、组干部职工召开风险分析研判会,对乡辖区内7个地质灾害点、废弃矿山、水库、易滑坡塌方路段、特殊人群及住房等重点区域(人员)逐一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下发了台风安全防范紧急通知,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建4个由班子成员带队的风险防范处置小组,24小时驻村开展风险防范应对处置工作。


将各级文件传达部署到各级基层党组织,把文件要求和精神以及台风的危害、防范措施以地方口语化形式浓缩,传达到每一户每一人。



以初步风险分析研判出的重点区域48户82人为基础,由4个工作组进村入户进一步细致摸排,实地查看、分析研判。让各级紧张起来,群众重视起来。出动80余人次开展走访宣传摸排100余户300余人次,(含“一老一小”中重点人群14人)。本着应避尽避,应转尽转的原则,截至目前水田乡已组织转移22户37人。


第一时间统筹应急队伍110人,大型机器设备17台,其余应急物资700余件,全力做好应急准备。目前已经调用床11张,被子20床,警戒带、头灯等物资若干到村级安置点,确保群众转移安置工作有效开展。


来源:观澜街道、新安所街道、鸣鹫镇、期路白苗族乡、老寨苗族乡、水田乡

编辑:欧阳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