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限高杆影响通行让人挠头 督察组:违法违规立即拆除

前段时间,河南、山东等地的货车司机反映了因为限高限行,通行不畅的问题。近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派出督查组,对违规限高设卡问题进行了实地暗访。
河北石家庄
部分地区违规设立“花式”限高杆
在石家庄鹿泉区的宜安镇,督查组发现通往镇里的主要入口都设立了限高杆。进镇不到500米的距离内,连续有5个2米8的限高杆,不仅没有警示标识,而且消防、急救等特种车辆通行都非常困难。

在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平山连接线公路上,一个高低组合的限高杆引起了督查组的注意。为了躲避公路一侧较低的限高杆,经常有大客车和货运卡车逆向行驶。

河南安阳
货车无法进城 送货如“蚂蚁搬家”

在河南安阳,国办督查组发现市区的限高设施五花八门,遍布城区主干道的各个出入口。一辆大货车被身后的限高杆挡住了去路,所以货车司机每次只能另外再雇佣电动三轮车,采取蚂蚁搬家的办法送货进城。
山东聊城
违规设置花式限高杆和货车卡点
山东聊城莘县是全国蔬菜大县,督查组暗访发现,莘县县城及周边限高设施几乎随处可见,导致当地的大型运菜货车无法顺利驶入高速。

督查组看到,位于北外环大张路口的限高设施,北侧限高杆此前被过往车辆撞坏,因一直无人维修,导致道路北侧没有限高,而南侧有限高。货车能进不能出,许多大型货车包括危化品运输车辆不得不从北侧借道逆行驶出。
据了解,去年7月,交通运输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专项清理活动,明确要求各地按照国家有关公路建设规范标准摸查整改。然而,督查组此次发现,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部分市县对于专项清理工作敷衍了事,对限高杆设置情况摸不清底数、搞不清政策、厘不清责任。

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高速、一二级公路的净高应为5米,三四级公路的净高应为4.5米。但督查组走访发现,各地限高杆标准混乱、高度不一。如在石家庄,固定限高仅为2.8米的就有103处;升降限高为2.8米至5米的有113处。从龙门架、智能升降到“高低杆”,样式更是五花八门。
除了限高杆问题,督察组发现一些地方严格控制货车进城,要求进入黄牌车限行区的车辆必须办理通行证。但由于证件办理手续复杂,审批过程不透明,货车司机只能硬着头皮闯限行。办理黄牌车通行证要求很严格,除了车辆不能有违章记录,而且会规定行驶路线,有时需要绕几十公里路。
国办督查组发布通报:
货车通行不能一“限”了之

10月9日,国办督查组发布此次督查的情况通报,督察组认为:河北、河南、山东部分地区为了局部利益和考核指标,在公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专项清理工作中搞变通、打折扣,严重影响了货运物流畅通,增加了货运企业和货车司机不合理负担。经督查组实地督促,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已对辖内公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重新开展摸底排查和清理规范,对违法违规设置的限高设施和检查卡点进行拆除。
对此违规限高杆一事,特约评论员刘铭认为:
限的不止是道路 更是发展之路
特约评论员 刘铭

这些违规限高限行,可以概括为“不能过的杆,不好办的证,不让走的路”,确实让货运企业和货车司机苦不堪言。花式限高竿表面看是为了大气污染防治,城乡道路保护,实则是懒政怠政,一刀切不作为,是“我的地盘我说了算”的权力任性。
这些违法限高肯定要拆,但还不能止于一拆了之。首先,设置限高杆要有法律依据。限高杆应该有统一明确的法律规范,包括谁来设置,什么情况下设置,限高标准,限高管理,谁来监管,侵害了权益向谁***等等,都应有明确的依据和规范。其次,对各地习以为常的违法乱为、任意执法,要监管问责,惩处有力,给企业,司机和公众一个交待。再次,治病还要治根,限高乱象凸显地方缺少依法行政意识,缺少全局观念,忽视群众利益,应该加大督察力度,整治到位。最后,可以更多依赖科技手段,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形式扫清公路违规设障。
限高杆关乎具体而微的民生冷暖,只有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抓住核心诉求,做到路通人和,才能保障民生。
线索征集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热线12》新闻线索征集!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发送至我们的电子邮箱rexian12@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