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二篇 作战

谋划停当之后,就可以开打了,就到了第二篇,作战篇。



在孙子兵法中,作战篇并非是打开了,而是准备打,主要讲战争中的资源消耗、资源转化。

从战争资源巨大消耗中得出了必须要速战速决的结论,“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就是这个道理。但这是对实力强的一方而言,对实力弱的一方,则需要论持久战。在对抗中,不可避免会有消耗,财力、物力、精力等等,要加重对方的负担,并且善于将对方的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资源。在开打之前,要做好资源盘点和储备。

2.1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兵法,大约就是从用兵之法而来。打仗,投入很大,战车、辎重车、军队、粮草、各种消耗。物力、财力、人力等等。

2.2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不能速战速决,则会有后患。国力不足了,周围的国家会趁机来占便宜。

2.3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所以,要用好对方的资源。直接抢是一种办法。将抢来的物资、作战设备等等,要为自己所用。为什么这么做?后勤保障困难,会加重国内的负担,国家的财富、百姓的财富,都会有很大的损耗。战胜敌人,战胜的成果要转化为增强我们的实力。

2.4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虽然,这里说,用兵重在获取胜利,不宜拖得时间很长。

但有的时候,也要反着来,要有耐心的、持久地消耗对方的信用、精力,糜烂其所谓的资源。

战争要消耗资源,而减少资源的消耗,就必须缩短战争的时间长度,就必须将敌人的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资源,并以此增强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