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粗粮做到三个一,血糖才能更稳当

粗粮吃多了腹胀?

有几位糖友给我说,他们为了控制血糖,把主食换成粗粮了。吃了一段时间血糖稳住了,可是却引起了腹胀、胃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问我是怎么回事啊?

简单分析主要原因是粗粮吃得太多了,几乎不吃细粮了。粗粮膳食纤维、抗性淀粉含量高、耐消化,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引发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其实,粗粮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达到合适的比例既能均衡营养,还有助于稳定血糖。

粗粮**比例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建议,糖尿病人在主食上全谷物、杂豆类占主食摄入量的1/3。国家卫健委《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提出;糖尿病人膳食中全谷物和杂豆类等低升糖指数食物,应占主食的1/3以上

全谷物食物主要是燕麦、荞麦、大麦、青稞、黑麦等整粒的、带麸皮和胚芽的谷物。杂豆主要是淀粉含量为主的豆类,比如绿豆、红豆、蚕豆、豌豆、芸豆、鹰嘴豆等,它们的主食。

吃粗粮两大好处

粗粮对糖尿病人好处非常多,主要有两点。

好处一,均衡营养。粗杂粮相对于精米、精面来说,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镁铁锌等矿物质;为糖尿病人补充所缺少的营养,增加免疫力,改善肠胃功能,避免营养不良。

好处二,稳定血糖。粗粮中的膳食纤维、抗性淀粉、蛋白质等耐消化、有较强的饱腹感,有助于帮助控制主食量,就是能让你吃不多还不会有饥饿感,避免血糖忽高忽低大幅波动。膳食纤维还阻碍其他食物的消化吸收,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

养成习惯收益多

养成粗细搭配吃主食,不仅会改善餐后血糖水平,还会有以下收益:

1、保护胰岛功能;血糖长期平稳波动小,使得胰岛细胞得到休养,使胰岛残留功能得以保存。

2、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糖药效果更明显,血糖更容易管理。

3、有助于减肥、控制体重;肥胖者体重降低,多项血脂指标改善,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得到缓解。

1:1:1粗粮法

如何正确吃粗粮,达到1/3**比例呢?我把自己用的1:1:1粗粮法教给大家。简单讲就是三个一:

第一个一:一份全谷或杂豆,我常吃的有玉米、黑米、燕麦、大麦、荞麦、红小豆、芸豆。

第二个一,一份薯类,我常吃的有山药、芋头和土豆,红薯和紫薯很多都太甜,吃了几次血糖明显升高,不敢吃了。

第三个一,一份细粮,我常吃的有胚芽米或者东北大米,口感劲道。

这样搭配既能满足营养需要,血糖还不高。我一般是半根山药加半碗杂粮饭;如果没有山药就是一小碗杂粮饭。我是女性饭量小,一餐主食总量不超过2两;饭量大的男性别超过3两。

最省事的方法,蒸

有人会说怎么多食物怎么做呢?会很麻烦吧?其实很简单,就一个字,蒸。

蒸杂粮饭:一碗大米、一碗粗粮杂豆、一根山药切成几小段,放在电饭锅里蒸熟就可以了。只不过粗粮杂豆要提前用温水浸泡两三个小时。如果是上班的话,可以在早晨用凉水泡上,晚上蒸饭;或者是晚上泡上,第二天早晨来蒸。

蒸芋头或玉米;吃够了杂粮饭,可以蒸玉米、芋头、土豆、山药等,洗干净上锅蒸二十分钟,香甜可口,血糖还不高。在选择玉米时不要选糯玉米,最好是甜玉米、水果玉米或者普通的老玉米

杂粮粥、杂粮糊糊不适合糖友

把粗粮熬成软烂的粥不适合糖友,粥越软烂、黏糊,粗粮中的淀粉糊化的程度越高,血糖上升的速度也就越快。也不要用破壁机、豆浆机做杂粮糊糊,消化吸收速度比杂粮粥还快,喝了血糖也会快速升高。

最合适糖友的整粒的杂粮饭,整块的山药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