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金荞麦
金荞麦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荞麦(天荞麦)的根茎和块根。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秋季挖取根茎及根,洗净,晒干。切成段或小块用。
【处方用名】
金荞麦、天荞麦。
【性味归经】
苦,平。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
本品味苦性平偏凉,能清热解毒以消痈肿。入肺经善清肺化痰消痈利咽,为治肺痈要药。又能健胃消食。
1、清热消痈:用于肺痈、咽喉肿痛及肺热咳嗽等证。肺痈咯痰浓稠腥臭,本品单味30克,隔水炖汁服,亦可同鱼腥草、金银花、苇茎等配伍。咽喉肿痛常与大青叶、牛蒡子同用。
2、健脾消食:用于脾失健运所致的腹胀少食或疳积消瘦,可单用本品同猪瘦肉炖熟,服汤食肉,或与麦芽、神曲等健胃消食药配伍。
此外,可用治瘰疬、疮疖或毒蛇咬伤,以其清热解毒之效。
【用量用法】
15~30克,煎服或隔水炖服。
【使用注意】
用作清热解毒,经验认为必须隔水炖汁服,水煎则疗效不显著。
【参考资料】
《新修本草》:“赤白冷热诸痢,断血破血,带下赤白,生肌肉。”
《本草纲目拾遗》:“孙玉庭云:……治喉闭,……喉风喉毒,用蜡磨漱喉。
药物成分:全草含芸香甙、槲皮甙、槲皮素及氯化钾;其根茎含羟基甲基蒽醌化合物。
药理:根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根茎水或黄酒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酒剂作用较强,沉淀物抑制作用更强。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